- Q:
- A:
老年人晚餐不宜吃得過飽或吃過多肉類,因為晚餐如果攝入過多的能量、脂肪,會刺激肝臟合成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使血脂濃度升高;脂質過高還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而易導致...詳細 »
- Q:
- A:
老年人膳食應包含以下7大類的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水。膳食既要保證老年人身體對上述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又要防止...詳細 »
- Q:
- A:
老年人咀嚼、消化功能較弱,飯菜宜煮軟煮爛一些。可根據需要把肉類食物加工成絲或肉餅,吃魚宜選取刺少的品種和部位,蔬菜可選用嫩葉、切小塊。 盡可能選用新鮮原料...詳細 »
- Q:
- A:
建議每天最好能吃50~100%。粗糧并不等于是粗糙的食物,老年人吃純粗糧可采用混合的方式,如精米與糙米混合后煮飯,精面粉與玉米面、大豆粉混合的面點等,或吃一...詳細 »
- Q:
- A:
建議老年人每天喝250~300mL牛奶或奶粉35~45g;吃相當于40g大豆的豆制品,即豆腐200g或豆干100g,腐竹30g或豆漿700mL。詳細 »
- Q:
- A:
建議老年朋友每天吃蔬菜300~400g,水果200~300g。應盡量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以減少因儲存過久造成維生素的丟失。另外盡可能選擇多種蔬菜食用,深色...詳細 »
- Q:
- A:
對于大多數的老年人來說,一天適合的主食分量約為200~300g(4~6兩),當然還需要根據不同的體型、活動量而作調整,比如肥胖的、活動量較小的老年人應適當減...詳細 »
- Q:
- A:
對老年人用藥標準應嚴格掌握適應性,由醫師根據病情作出決定,對病下藥,明確是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避免盲目用藥。例如夜間是否需要給以鎮靜催眠藥,有時只需調節生活...詳細 »
- Q:
- A:
“新指南”推薦成人每日攝入:魚及水產類50~100g,畜禽肉類50~75g,蛋類25~50g。要注意的是,肉類的營養包括蛋白質、鐵質是很難溶在水里的,所以喝...詳細 »
- Q:
- A: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提供營養的最主要途徑。老年人的營養需求有著特殊性,一方面他們的新陳代謝變慢、活動量減少;另一方面他們的部分生理功能發生了改變,如:咀嚼...詳細 »
- Q:
- A:
應用行為療法,對治療亞健康中的某些心理疾患如強迫狀態、焦慮狀態、抑郁狀態等具有良好效果,在行為療法中行為矯正運用較為廣泛。行為矯正是根據學習的理論和條件反射...詳細 »
- Q:
- A:
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精神上的沉重負擔,內心的矛盾沖突,均可不同程度地影響人的健康。一個人的心理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的,包括感覺的準確性和速度、推...詳細 »
- Q:
- A:
我國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依次為腫瘤、高血壓與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與肺炎、膽囊病、前列腺增生、股骨骨折與糖尿病等。而病死率的高低依次為肺炎、腦出血、...詳細 »
- Q:
- A:
調節改善身心健康,可達到心理美容的目的。健康-亞健康-疾病三者之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亞健康的出現與長期的心理緊張狀態密切相關。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對于預防亞健...詳細 »
- Q:
- A:
體育健身活動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促進老年人從亞健康狀態走向健康狀態的最佳方法。國內外研究表明經常進行體育運動可以保持機體的功能狀態或減緩其衰老,減少老年性...詳細 »
- Q:
- A:
衰老隨著高齡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在形態的老化,如皮膚松弛發皺、出現老年斑、骨松脆變形、關節變硬、身高下降、腦動脈硬化、呼吸系統功能降低和消化系統退化等,這是...詳細 »
- Q:
- A:
實驗室檢查在老年人的應用,由于多種因素問題比較復雜。各項檢查在老年人的“正常范圍”并不十分明顯。化驗結果在老年人可能受多種疾病和治療的非特異性影響。對老年人...詳細 »
- Q:
- A:
人到老年,將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老年人必須自覺地適應變化的客觀情況,這是老年社會化過程。有一些老年人則發生社會化障礙,表現為“退休綜合征”。一些老年...詳細 »
- Q:
- A:
老年亞健康狀態一般認為是指老年人處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健康低質量狀態及其體驗。亞健康主要表現在人們的身體、心理及社會行為等幾個方面。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城市,表...詳細 »
- Q:
- A:
老年亞健康狀態可分為3種類型,以軀體癥狀為主的生理性亞健康狀態,以心理癥狀為主的心理性亞健康狀態,以人際交往中的不良癥狀為主的社會適應性亞健康狀態。詳細 »
- Q:
- A:
老年人由于受遺傳、環境、營養、經濟條件、生活習慣、性情素養、文化修養、藥物、體育活動和所處社會生活地位與角色的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表現出煩惱、空虛寂寞、失...詳細 »
- Q:
- A:
老年人用藥的特點:1老年人常患有多種疾病,故常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因此易發生藥物之間相互作用及不良反應。2老年人患慢性病為多,服藥時間長,一方面易產生藥物蓄積...詳細 »
- Q:
- A:
老年期疾病的特點: 1多病性。同一人常同時患有多種疾病,在癥狀和體征方面相互影響,使臨床表現更加復雜。 2不典型性。老年人的多病性是臨床表現不典型的原因...詳細 »
- Q:
- A:
老年病重在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定期體檢對于早期發現老年性疾病非常重要。部分腫瘤患者早期沒有癥狀,僅通過體檢發現;部分糖尿病患者也無“三多一少”的臨...詳細 »
- Q:
- A:
老年病包含的疾病范圍相當廣泛,大體上可分為3類: 1僅發生在老年期,由于機體老化而導致的疾病,如:老疣、老年性白內障、絕經后陰道出血癥、前列腺增生癥、老年...詳細 »
- Q:
- A:
精神心理療法(心理調節法)是指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員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巧,通過各種方法,應用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方式,影響對方的心理狀態,改變不正確的認知活動情...詳細 »
- Q:
- A:
建立緊張預期,減緩壓力。類似醫學上的預防接種,建立應激預防將增強對付應激的抵抗力。老年人應在退休前對可能遇到的情況,如退休后收入減少、人際交往頻率降低等,做...詳細 »
- Q:
- A:
鈣在防治骨質疏松方面有積極的作用,有調查顯示我國老年人鈣攝入不足,應注意補充。鉻元素攝取不足和排出的增加,可能是近年來糖尿病發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部分老人有...詳細 »
- Q:
- A:
部分老年人由于耳聾、記憶力減退、意識混亂,故病史的敘述可能比較混亂,重點不突出,必須系統而詳細地進行詢問,必要時由單位或家屬進行補充。對于用藥情況,尤其要詳...詳細 »
- Q:
- A:
運動猝死,多因先天不足:校園里的猝死案例,多發生在運動劇烈的體育項目中,即運動猝死。運動猝死的青少年大多數有先天性心臟疾患,但因平時身體多無異樣,多數病人毫...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