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纓 副主任醫師
北京宣武醫院
三級甲等
營養科
-
體內濕氣過重可能導致身體不適,如困倦、乏力、食欲不振等。嚴重時需就醫。在飲食方面,有些食物有一定祛濕作用。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4-01-01 13:41
1.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氣止瀉、寧心安神的功效。適合脾虛水停于胃、寒濕腹瀉者,但不宜與米醋同食。
2.冬瓜:能利水消痰、消熱解毒。適合濕熱泄瀉者,虛寒泄瀉者忌用。
3.蠶豆:可清熱利濕、健脾澀精。適合濕熱泄瀉者,氣滯腹脹者不宜食用。
4.赤小豆:有利水除濕、通乳、解毒排膿的作用。適合濕熱泄瀉者。
5.薏米:能健脾滲濕、清熱排膿。常用于脾虛濕盛所致的水腫、腳氣等。
6.山藥:健脾益胃、祛濕止瀉。對脾胃虛弱導致的濕氣內生有調理作用。
濕氣的調理需綜合多種方法,飲食只是其中一部分。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