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是通過各種生化試驗方法檢測與肝臟功能代謝有關的各項指標、以反映肝臟功能基本狀況。反映肝功能的檢查項目包括以下四種:1、血清酶類及血清鐵等,可反映肝細胞損傷;2、血漿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時間(PT)可反映肝臟儲備功能。3、臨床檢測膽紅素定量,反映肝臟排泄功能;3、血清蛋白電泳,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評價慢性肝病的演變和預后。[詳細]
乙肝兩對半檢查是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檢測血清標志物,包括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體(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體(抗HBe或HBeAb)、核心抗體(抗HBc或HBcAb)。乙肝兩對半檢測結果有不同的組合,其意義也有所不同。乙肝兩對半檢查并不能判斷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情的輕重,還需要肝功能檢查和乙肝病毒DNA檢查項目的檢查結果綜合分析。[詳細]
乙肝病毒DNA檢查是乙肝常規檢查的項目之一,通過檢測可以了解患者體內乙肝病毒的復制情況和傳染性強弱,乙肝病毒DNA檢查分為定量檢查和定性檢查,但通常乙肝患者做乙肝病毒DNA檢查,主要就是看定量檢查的結果,它可以直觀的了解到患者體內的病毒數量及復制情況……[詳細]
由于B超檢查具有無損傷、無痛苦、安全可靠、能反復檢查等優點,很受患者的歡迎。肝臟B超就像一個肝臟的“雷達”,B超檢查對肝臟損傷程度及有無實質性病變等都可起到輔助診斷的作用。B超檢查不但能早期發現肝癌,而且能夠了解乙肝后期肝臟形態及密度的改變,提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詳細]
甲胎蛋白是檢測肝癌的指標。正常人每1ml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ng,但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又恢復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所以除了孕婦和新生兒,如果患者在血液中檢查到了甲胎蛋白明顯升高,尤其是甲胎蛋白超過400ng/ml的時候,應首先考慮患肝細胞性肝癌的可能……[詳細]
肝穿刺活檢就是通過肝穿刺針利用負壓吸引獲取少許肝組織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是一種直接了解組織的病理變化,做出較精確診斷的檢查方法。肝活檢操作簡便安全,成功率高,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已被廣泛應用與臨床。是公認的金標準,具有其他檢查所無法替代的確診價值……[詳細]
肝纖維化四項指標即肝纖四項,是衡量肝臟纖維化程度、炎癥活動度的重要依據,對于診斷是否為慢性肝病患者和其病情程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肝纖四項是指血清Ⅲ型前膠原、Ⅳ型膠原、層粘連蛋白、透明質酸等,可以初步判斷肝纖維化程度……[詳細]
為確診肝病,還需要做一些其他的檢查:當無法根據化驗結果判斷是否有肝硬化時,可以作胃鏡;病情一旦進入肝硬化階段,血象的改變往往可以提示病情的嚴重程度,因此可做血常規;了解是否存在乙肝相關性疾病,如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等,要做血糖、尿糖、尿常規等……[詳細]
我來說兩句
對肝病檢查,來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