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患痔瘡不手術有何危害會惡變嗎
我是在而是所年前患有的痔瘡,天天大便的時候就會很費勁,出不來,一用力的時候還總是覺得航門像是裂開了似的痛,還會有不少的鮮血流出來,常年受到婦科病的困擾,但是我很害怕做手術。長時間患有痔瘡的危害有哪些?會引起惡變嗎?肛泰肛腸醫院怎么樣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紅燕 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長期患有痔瘡若不進行有效治療,可能會帶來多種危害,如貧血、肛門感染、肛裂、痔核嵌頓、影響生活質量等。一般來說,痔瘡極少惡變。 1. 貧血:長期便血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出現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癥狀。 2. 肛門感染:痔核破裂易引起細菌感染,導致肛門周圍炎癥,出現紅腫、疼痛。 3. 肛裂:排便時用力過度,容易造成肛管皮膚撕裂,形成肛裂,疼痛加劇。 4. 痔核嵌頓:脫出的痔核不能回納,會引起水腫、疼痛,甚至壞死。 5. 影響生活質量:因疼痛、出血等癥狀,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心理壓力。 總之,痔瘡雖惡變概率低,但長期不治療會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建議及時就醫,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藥物治療、坐浴、手術等。同時,注意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預防痔瘡的加重。
2025-04-03 05: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本病的臨床癥狀,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門脫出,并可自行縮回;以后漸漸不能自行回復,需用手上托能復位,常有少許黏液自肛門流出,排便后有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排便次數增多;再后在咳嗽、噴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脫出,脫出后局部有發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脫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發生充血、水腫、糜爛和潰瘍,分泌可夾雜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膚,可引起瘙癢。由于肛括約肌松弛,很少發生嵌頓,一但嵌頓發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劇痛,腫物不能用手托復位,脫出肛管很快出現腫脹、充血和紫紺、黏膜皺襞消失,如不及時治療,可發生絞窄和壞死。未脫出時,體檢可見肛口呈散開狀,指檢往往發現肛括約肌松弛,收縮力減弱。
2016-01-31 09: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痔瘡長時間的痔核嵌頓,還會出現下列病理改變:1、壞死。痔核嵌頓于肛門外,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變,使局部代謝產物積聚,進一步加重了肛門局部水腫,加重了痔核的嵌頓,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在臨床上偶有痔核內的血栓向上擴散,壞死區擴展到直腸壁,結果在盆腔內引起嚴重的膿血癥的病例。2、感染。痔核嵌頓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日久出現粘膜糜爛,繼而出現肛周膿腫、肛瘺等疾病,嚴重時可出現上行感染,形成門靜脈菌血癥甚至膿毒血癥。
2016-01-31 03: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脫肛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端向下移位。只有粘膜脫出稱不完全脫垂;直腸全層脫出稱完全脫垂。如脫出部分在肛管直腸內稱為脫垂或內套疊;脫出肛門外稱外脫垂。直腸脫垂常見于兒童及老年,在兒童,直腸脫垂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可在5歲前自愈,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成人完全性直腸脫垂較嚴重的,長期脫垂將致陰部神經損傷產生肛門失禁、潰瘍、肛周感染、直腸出血,脫垂腸段水腫、狹窄及壞死的危險,應以手術治療為主。
2016-01-30 19: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