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春天萬物復蘇,天氣逐漸回暖,很多人此時卻有困倦和疲乏的感覺,睡覺睡不醒,日間易犯困,昏昏沉沉地工作沒精神,俗話稱“春困”。到底為什么會出現春困?怎么做才能遠離它呢?中醫支招教您解春困。
春困不是病
“春困秋乏”,這是人體隨氣候變化而產生的自然反應。所以春困不是病,是由于自然氣候變化、氣溫回升而產生的一種暫時生理現象。在這種環境下,人體各個部位的血管是擴張的,大腦的供血相對情況下是比較少的,因此容易產生困乏。
還有冬季里,因紫外線及陽光照射不足,機體內缺少足夠的維生素D,使得機體的免疫力和工作能力降低了許多。加上維生素攝入也少,所以當春天來臨的時候,身體功能大多處于半昏睡狀態。
古人解困有妙招
古時候,人們對解春困就有獨到之法。藥王孫思邈在中醫典籍《養生銘》中有這樣一段話:“亥寢鳴云鼓,寅興漱玉津。妖邪難犯己,精氣自全身。”其中就包括解春困兩種方法。
其一為“鳴云鼓”,就是震動耳朵。其原理為腎開竅于耳,腎的功能出了問題,首先會反映于耳,通過護耳、增強耳的強壯功能,可以達到護腎、強腎的作用,有效收斂神氣、補益腎氣、安神促眠。并且對保護聽力有直接作用,避免人過早出現耳鳴、耳聾的情況,預防人聽覺系統的早衰。方法為以雙手之手掌遮蓋雙耳,用雙手的中指和食指交替敲打后腦勺。時間亥時為宜,即夜晚的9-11時。每晚一次,每次15-20分鐘。
還有一種為“漱玉津”,就是咕嘟唾液。“玉津”是對唾液的別稱。孫思邈認為,唾液為養人之物,與人的壽命有關。它的分泌主要是在清醒狀態下進行的,中午和進食時是分泌的高峰期,夜晚入睡時幾乎不分泌。晨漱玉津,更有提升中氣、養精蓄神、保護牙齒、防止蛀齒、殺滅細菌。因此,早晨起床后人們往往有口咽干燥之感。有人把早晨一杯涼白開水作為養生的一種方法,這也不無道理,與孫氏提出的起床前“漱玉津”的方法具有淵源關系。方法為緊閉口唇,反復用舌在口腔內吐漱,然后慢慢咽下。時間寅時為宜,即凌晨3-5時。每日一次,每次5-7口。
另外,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不同體質,陽氣的盛衰,遵循、順從自然規律,兼顧飲食、運動、心態、生活習慣、氣候、環境等因素,堅持有規律的健康生活方式,才能使五臟安康,五倫有序,自然會達到最佳的養生效果。
(責任編輯:鄧瑩瑩 )
雖然最近有點寒冷,人們仍然處于棉衣包裹很嚴實的時候,不過立春已過就意味著已是春天。而春季人們容易感受到困倦、疲乏、昏昏欲睡,這就是人們……詳細>>
我們常說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夏之交真的是讓很多人精神不濟,好像瞌睡蟲附身一樣,進入困季。想要在一天中的后半天也保持好精神,一場高質量的午睡……詳細>>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身處春天的我們一定也已經感受到春困的威力了,每天都想睡,睡醒還不精神,大好的春光都浪費在了與春困作斗爭。詳細>>
到了春天,有些人就會出現春困的癥狀,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呢?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中醫緩解春困的按摩方法和生活習慣,快來一起學兩招吧……詳細>>
我們常說春困,很多人會歸結為睡眠不足的原因,但其實與我們的精氣神有關。如何消解春困,可以試試看下面的方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