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水果能當飯吃?
許多白領女性認為正餐光吃水果,不但可以減肥,還可以起到養顏美容的作用,一舉兩得。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久而久之,不但會造成毛發干燥斷裂、皮膚失去光澤,還可能經常感冒,出現貧血、鋅缺乏、工作或學習障礙。正餐光吃水果,不論過與不及,都無法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脂肪及鈣、鐵、鋅等微量營養素。因為水果中并不含有這些營養素或含量甚微。水果的水分占80%,以葡萄糖、果糖、蔗糖為主的糖類占10%。因此,水果不可當飯吃,應以正餐為主,水果為輔。
吃水果多多益善?
在營養學里,無論什么營養素、什么食物,都要講究一個“度”。國外研究表明,食用過多的果糖會使人體缺銅,導致血液血膽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含糖較高的水果有蘋果、梨、柑橘、柿子、西瓜、桃等。所以,吃水果過多也有害于身體健康。從中醫食療角度來講也是這樣:比如說蘋果,性涼,含鉀較多,吃多了會引起腹脹。因此,脾胃虛寒、潰瘍病人不宜多吃。葡萄性味甘、酸,食用過量容易引起內熱、泄瀉等癥,脾胃虛弱者更不宜多食。桃子、橘子性溫辛、酸甘,多吃會令人生熱上火,尤其是未成熟的桃子更不能多吃,否則,會腹中膨脹,生癤痛。香蕉性寒,脾胃虛、胃痛和腹瀉、胃酸過多者不能多吃。
誤區一:想吃就吃。水果含較多的有機酸和單寧類物質,有些還含有活性很強的蛋白酶類。吃的時機不對,可能對胃產生刺激和傷害。天津營養學會理事長付金如說:“比如香蕉,鎂含量很高,空腹吃太多,會造成血液中鎂鈣比例失調,可能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一般,多數水果適合在飯前1—2小時左右食用。”
誤區二:多吃沒壞處。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蔡東聯指出,每天食用水果在200克左右為宜。大部分水果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吃太多會引起胃痛、腹脹。此外,胃腸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柑橘;胃腸不好或便秘的人應少吃柿子。
誤區三:水果能代替蔬菜。雖然水果與蔬菜的營養很相似,但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如白菜、菠菜的維生素C含量,要比蘋果、桃、梨等高出10倍左右。可如果想滿足人體一日的維生素C推薦量,則要吃5公斤富士蘋果。
誤區四:水果維生素含量最高。維生素是個大家族,成員很多。水果可能富含其中某些成分,但也有其“短板”,比如水果不含脂溶性維生素,且多數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有限。
誤區五:水果當飯,養顏美容。蔡東聯介紹,水果中蛋白質、脂肪以及鈣、鐵等含量較少,長期拿水果當飯,必定造成蛋白質、脂類等攝入不足,造成營養不良和貧血。
誤區六:多吃水果能減肥。雖然按單位重量算,水果熱量比米飯低,但因其口感好,容易吃多,一不小心,糖分攝入就超標了。這樣不僅不能減肥,甚至會起到反效果。
誤區七:防農藥得削果皮。水果皮和其皮下部分往往是營養最豐富的部分,扔掉未免可惜。事實上,大家不用過分擔心果皮上的農藥殘留。我國已明確禁止在果蔬等直接入口食品中使用高毒農藥,而且大部分水果在采后數日甚至數月后才被食用,農藥基本已經分解。蔡東聯建議,吃水果前可以反復沖洗,或在淘米水里浸泡一會兒,祛除其表面殘留物質。
誤區八:洋水果更營養。“洋水果”運輸、包裝、儲存費用高,售價也高。為了賣相好看,這類水果可能會用保鮮劑處理,或在表面打蠟,保持外表光鮮亮麗,但營養成分還是會在運輸中逐漸損失。因此,水果最好吃本地、當季的。
(責任編輯:朱曉華 )
文章關鍵詞: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飯后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吃水果,不僅是個人,很多飯局在吃完正餐后也會上一盤水果。這也讓很多人很自然認為飯后吃水果是正常的。那……詳細>>
水果是家里不可少的一種食物,原因是吃水果對家人的身體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吃水果的時候,也要注意水果的一些飲食禁忌,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詳細>>
夏季是生產水果的季節,各種水果琳瑯滿目,里面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等,能滿足你身體所需要的,不同水果給身體帶來的營養價值不……詳細>>
水果應該什么時候吃?水果是我們不能少的食物之一,不同的水果所富含的營養價值對我們來說好處是很多的。不過,究竟是在飯前吃還是飯后吃水果呢?……詳細>>
常言有道“飯后果”,可以看出,很多人認為或者習慣于在餐后吃點水果。不過,近年來,有的觀點指出,在飯后吃水果是無益的。有些人說餐后吃水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