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煲湯時間越長,湯就越有營養”,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同濟大學醫學院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進行了科學研究,他們選擇了3種比較有代表性的煲菜,即蹄膀煲、草雞煲、老鴨煲,通過檢測發現:
蹄膀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1小時后明顯增高,之后逐漸降低;草雞肉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30分鐘后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90分鐘、脂肪加熱45分鐘可達最大值;鴨肉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后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鐘時升至最高值;
這3種煲湯中的營養并沒有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雞煲和老鴨煲,煲湯時間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所以無需長時間煲湯。
專家提醒說,長時間加熱會破壞煲類菜肴中的維生素,加熱60-90分鐘,就可獲得比較理想的營養峰值。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喝湯是一種養生的好習慣,但是想要喝得健康,有一些常識你不能不知。有的人喝湯常常陷入誤區,結果不僅不能養生,反倒傷身又惹病。有些人認為煲湯……詳細>>
人們認為煲湯時間越長,湯里的營養越多。以燉骨頭湯為例,很多人認為熬得時間越長,骨頭里的鈣質才能全跑出來,燒煮時間少則一二個小時,多則三……詳細>>
廣東人煲湯,素來就喜歡把藥材作為湯料,經過長時間的細火慢燉,煲出獨具物色的“養生湯”。由于飲食傳統觀念的影響、營養知識的缺乏,不少人仍存……詳細>>
煲湯用什么鍋好呢?說到煲湯,往往我們都會認為只有肉類食物才能煲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有很多蔬菜也可以煲湯,并且有很多的營養價值。在這里……詳細>>
現代人由于快節奏的生活以及強大的工作壓力,大部分人的胃都處于亞健康狀態。因此,提醒您,對于胃部保護千萬別陷入以下四誤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