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慢性胃炎是以胃黏膜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為主要病理變化的慢性胃病,主要癥狀為消化不良和常有上腹部疼痛。中醫(yī)認為多為飲食失調,肝氣犯胃,脾胃虛弱等致使胃絡失養(yǎng)所致,在當今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快速下更易患上。
尤其是時下暑濕交錯時治療與輔助藥膳調理上,當以健脾養(yǎng)胃、疏肝行氣為治。中藥黨參柴胡陳皮煲豬瘦肉,能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為此癥的食療湯飲,尤適宜于上腹飽脹、痛無定處等。
材料:黨參15克,柴胡、陳皮各6克(中藥店均有售),豬瘦肉100克,生姜2片。
烹制:各物分別洗凈,藥材稍浸泡,亦可用紗布包裹著,豬瘦肉切塊。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清水1000毫升(約4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至450毫升(約1碗多量),下鹽便可。為1人1日分2次進飲。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老年慢病管理,要吃喝有度!
全民營養(yǎng)周|“一人吃兩人補”坑了多少孕婦
骨質疏松癥對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有什么影響?
慢性胃炎是以胃黏膜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為主要病理變化的慢性胃病,主要癥狀為消化不良和常有上腹部疼痛。詳細>>
源于明代《證治準繩》中的加減平胃散,化裁后加入豬瘦肉為藥膳湯飲。中醫(yī)謂四時皆以調和胃氣為本。此湯有補脾氣、滋胃陰的作用,適宜女士和中老年……詳細>>
中藥玉米須性平味甘,有利水通淋、降血壓、消渴的功效,葛根性涼味辛甘,具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作用。而紅蘿卜性平味甘,能清熱生津、健脾消滯。……詳細>>
材料:荔枝干20克,陳皮、小茴香、橘核各5克(中藥房均有售),豬瘦肉50~100克,生姜1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