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最強致癌物 花生、玉米最易沾染
隨著一個個關于黃曲霉素的新聞事件被曝光,這個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已知最強致癌物的家伙漸漸被大家所熟知。其實,由于不同化合物的形成條件不同,黃曲霉素的來源分布和毒性也不同。目前確定的黃曲霉素有18種,分為B類、G類和M類,其中M1和M2多在牛奶中發現,花生中的黃曲霉素則主要有B1、B2、G1、G2幾種,其中B1的毒性最強,產毒量也最大。
為什么有些食物會染上黃曲霉素呢?
黃曲霉素是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謝產物之一,黃曲霉菌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孢子可在空氣中傳播。廣泛存在于土壤之中的黃曲霉菌,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下,就會附著在一些植物上生長,產生菌絲,并代謝出有毒的化學物質黃曲霉素,毒素通過種植、儲存、運輸等環節,就會污染到食物。
霉菌的生長是有一定條件的,黃曲霉菌產毒也要有一定的條件,溫度要合適,還要有一定的濕度。具體來講,除了要控制濕度和酸堿度外,黃曲霉菌生長繁殖的溫度也很重要,一般溫度范圍在8℃-42℃,而最適宜的溫度為32℃;產毒的溫度范圍是12℃-40℃,最適宜溫度為25℃-35℃。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植物都有可能成為它的寄主,其中,最容易招惹黃曲霉素的當數花生和玉米,其次大米、大麥、小麥也比較容易受污染,大豆一般不易受到污染。
以花生為例,出現黃曲霉素污染的因素很多,在其生長的土壤中就可能含有黃曲霉菌,地下害蟲、植物病害、莢果破損、生育后期干旱脅迫、儲存不當或使花生產生破損的收獲方式等,都會造成黃曲霉菌的污染。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黃曲霉毒素B1是已知化學物質中致癌性最強的一種,比鶴頂紅和砒霜還要劇毒,比敵敵畏毒100倍,對肝臟產生嚴重損害。長期攝入含黃曲霉毒素的食……詳細>>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比較注重養生所以大家在食用某種食物的時候就會非常注意食物里面的營養成分,比如鈣、蛋白質等,其中對于需要減肥的人來說就……詳細>>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里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曲霉素。究竟黃曲霉素存在哪些食物里?又該如何去除黃曲霉素?下面就一……詳細>>
黃曲霉菌廣泛存在于土壤中,菌絲生長時產生毒素,孢子可擴散至空氣中傳播,在合適的條件下侵染合適的寄生體,產生黃曲霉毒素。黃曲霉素是黃曲霉菌……詳細>>
數據顯示,人類癌癥的80%-85%的原因與化學致癌物有關,而目前我們已知的化學致癌物已達到1100種以上。經世界衛生組織鑒定,對動物致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