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幾年來,粗糧作為健康食品的一種代表進入了重視養生的人們的視野。在很多人的眼中,粗糧就是寶,多吃準沒錯,肯定能對身體的健康帶來好處。然而,吃粗糧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加控制地超量攝取,不僅難以起到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作用,相反,還可能造成諸多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過量進食粗糧會對人體帶來哪些不良的影響吧。
過量進食粗糧并不利健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經常攝入過精、過細、過油膩的食物,導致了“富貴病”的平民化。而對于精細食物產生畏懼的老百姓,開始把健康飲食的希望寄托在粗糧上,但過多地食用粗糧對健康也是不利的。
一、大量進食粗糧,可能使胃腸道“不堪重負”
大量進食粗糧,可導致一次性攝入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容易加重胃排空延遲,可能造成腹脹、早飽、消化不良等。特別是一些兒童和老人,還有一些胃腸道疾病患者,或胃腸功能較弱者,在進食大量粗糧后,出現上腹不適、噯氣、肚脹、食欲降低等癥狀,甚至還可能影響下一餐的進食。
二、大量進食粗糧,可能影響鈣、鐵、鋅等元素的吸收
大量進食粗糧,在延緩糖分和脂類吸收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別是鈣、鐵、鋅等元素。這對于本身就可能缺乏這些元素的中老年人和患者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因此,一些學者提出:不宜大量進食粗糧,在進食粗糧的同時,還應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合劑。
三、大量進食粗糧,可能降低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
蛋白質的補充一方面要強調補充的量,另一方面要注意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大量進食粗糧,其中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將導致胃腸蠕動減緩,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能力更弱。加之一些老年人因顧忌體重、血脂和血糖而有意減少肉、蛋、奶等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的攝取,這一正一負的疊加“效果”,往往導致負氮平衡,使血漿蛋白質水平降低,長此以往,將造成老年人出現蛋白質營養不良。
四、對糖尿病患者,一次性大量進食粗糧,可能導致發生低血糖反應
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很“脆”,往往因飲食、運動、藥物(包括胰島素)的改變或控制不當導致低血糖反應的發生。有些糖尿病患者突然在短期內由低纖維膳食轉變為高纖維膳食,在導致一系列消化道不耐受反應的同時,也會使含能量的營養素(如糖類、脂類等)不能被及時吸收而導致低血糖反應。這對于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尤應注意。
三種人不宜食用粗糧
1、兒童
兒童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較弱,食用過多的粗糧會引起消化不良。粗糧還會影響鈣、鐵、鋅等礦物質的消化吸收,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利。
3歲以下的幼兒要少吃粗糧,如果一定想在孩子的飲食中添加少許粗糧,也應該“粗糧細做”,如用加工得很細的玉米面熬粥。每周給孩子吃雜糧不要超過兩次,每次也不要超過25克。給孩子吃雜糧最好的方法是粗細搭配,如大米和小米混合熬制的二米粥。
2、青少年
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旺盛期,長期過多地進食粗糧會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影響到生殖能力。建議每周吃粗雜糧不超過三次,每次50克為宜。
3、老年人
老年人的機體代謝能力降低,消化系統的調節適應能力也有所下降。長期進食過多的粗糧等高纖維食物,會使老年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攝入量減少,微量元素缺乏,以致骨骼、臟器功能、造血功能等都受到影響。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現代飲食的精細化成為諸多營養疾病的誘因,于是不少人又轉為吃粗糧。粗糧可以預防疾病,但卻比較粗糙,不易消化,所以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粗糧?!?a href="http://m.zpeb.net/yinshi/kitchen/201108/97172589119.html" target="_blank">詳細>>
在日常飲食中,由于生活條件好了,平時大都吃一些比較精細的食物,而如果長期吃精細的食物對健康非常不利,而粗糧保留了更豐富的微量元素,這些微……詳細>>
哪些人不宜吃粗糧?粗糧,現如今已被很多家庭所熟知。粗糧的營養價值可以幫助我們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物質。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有幾類人是不能……詳細>>
眾所周知粗糧里面還有大量的粗纖維以及維生素,是其他食物所不可比擬的,能夠保護人們的胃腸道以及心血管健康,但并不適合于所有的人群。詳細>>
古人常說粗茶淡飯保平安,意思是指多吃粗糧身體好。粗糧中含有豐富的鈣,維生素,鉀以及膳食纖維等微量元素,適當食用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生活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