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該粥方適用于咳嗽、嘔吐、消化不良、腹痛等疾病的治療或預防,此方選自《飲食辯錄》。
橘皮15~20克(鮮者30克),粳米1~2兩。
順氣,健胃,化痰,止咳,適用于脾胃氣滯,脘腹脹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咳嗽多痰,胸膈滿悶。
先把橘皮煎取濃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或將橘皮曬干,研為細末,每次用3~5克調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為粥。
橘皮,古稱貴老、紅皮。由于新鮮的橘皮味較辛辣,因此橘皮以陳久者為佳,且以廣東所產的新會柑、茶枝柑的柑皮質量最好,所以中醫處方常寫“廣陳皮”或“新會皮”
根據歷代醫書所載,橘皮味辛苦,性溫無毒,香氣濃,入脾、肺經。是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噯氣嘔吐,消化不良的常用藥;又因它能燥濕、化痰,所以,凡遇急慢性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多痰,胸膈滿悶不舒的病癥,橘皮也是必用之品。據近代醫學研究,橘皮之所以有上述兩種功效,其藥理作用是與它所含的成分有關。橘皮含多種揮發油,其中主要為檸檬烯,由于它對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可使胃液分泌增多,胃腸蠕動加快,起健胃祛風之效。同時,揮發油可以使呼吸道粘膜分泌亦增加,有利于痰液的排出。而呈祛痰止咳的作用。
用橘皮同米煮粥,也是古代醫學家的食療經驗方。清章穆《飲食辯錄卷二》中曾載:“橘皮粥。用陳廣橘皮研末入粥,或漳州唐餞橘餅切碎同米煮,治脾氣不運,食物作脹。”這樣米藥合用,不僅可以加強橘皮理氣化痰之力,還可增強健脾養胃之效。
橘皮粥適用于痰多咳嗽,對陰虛燥咳,或干咳無痰的病人不宜選用,吐血患者忌服。一般以2~3天為一療程。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初冬已到,氣溫漸降,每天早上能喝上一碗暖暖的養生粥,對冬季飲食保健大有裨益。下面,就把五谷養生粥的制作方法及原料的營養介紹給大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