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南北朝時著名道家、醫藥學家陶隱居曾寫過這樣一首歌:“何必餐霞服大藥,妄意延年等龜鶴。但于飲食嗜欲中,去其甚者將安樂。”這里的“餐霞”、“服大藥”,是當時追求長生不老常用的兩種方法。陶隱居這首歌勸告世人:何必去追求什么長生不老藥,靠那些東西延年益壽,壽比龜鶴,只要在飲食嗜好中,改掉那些最突出的毛病,就會給你帶來安樂。這飲食嗜欲中的“甚者”,飲食無度、飲食過飽就是典型之一。
飲食過度,超過了脾胃的正常運化食物量,就會產生許多疾病。《養生要集》中指出:“食恒不飽滿,令人無病,此是養性之要求也。”意思是進食經常保持適度,不令人產生飽脹滿悶的感覺,人就不會生什么玻這可以說是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唐太宗就曾對他的宰相說過:“我每天所作所為,都有一定規律。飲食不過度,行之已久,甚覺有力。”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見大魚大肉、美酒醇釀,就盡情享用,直至飽嗝連聲、酩酊大醉,殊不知隱禍已在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200名被釋囚徒之死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在希特勒集中營里未被饑餓和酷刑折磨死的200名囚徒獲得得自由,新政府為他們設宴慶祝。酒宴上,一盤盤大塊魚肉,一瓶瓶醇香美酒,使這些長時間不曾見過美食的獲釋囚徒欣喜若狂,個個都開懷暢飲,可就在他們連連舉杯共慶新生、醉飲飽食后的數小時,200多名被釋囚徒竟不知不覺地陸續死去,無一幸存。后經醫警協作,查清原因,竟是由于他們暴飲暴食高蛋白食物而導致氨中毒死亡。
有關研究還證明,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從腸道吸收的氨和氨基酸代謝生成的氨,可通過肝臟和腎臟得以解毒。但長期饑餓及肝并腎病者,肝臟解毒能力大大降低。當短時間內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時,會使血氨劇增,大大超過肝、腎處理氨的能力,產生氨中毒。更嚴重的是血中大量堆積的氨會隨血流進入腦組織,毒害中樞神經,輕者引起昏迷,重則猝死。
我國明朝萬歷年間,一位112歲的山區老壽星被皇帝召接進宮,由于天天美酒肉食,補品醇釀,不到一個月時間便去世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根據機體的具體情況和適應能力,飲食過度所致。 我國古代養生家十分重視飲食之“度”,早就認識到飲食過度的危害性。如書成于2000年前的《內經》中就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食飲有節”是“度百歲乃去”的重要條件之一。“以酒為漿”、飲食無度,則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唐代長壽醫家孫思邈亦告誡:“飲食以時,饑飽得中”,又說,“不欲極饑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梁代陶弘景在《養生延命錄》中也明確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饑強食則脾勞。”國外有人對白鼠的平均壽命長45%。
“凡食之道,無饑無飽──是之謂五臟之葆”。這“無饑無飽”就是進食適度的原則。科學養生的飲食原則是:早好、中飽、晚少。切忌因可口而過飲,為優膳而多食,臨喜筵而貪杯。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腱鞘囊腫是發生于關節部腱鞘內的囊性腫物,一種關節囊周圍結締組織退變所致的病癥。內含有無色透明或橙色、淡黃色的濃稠黏液,多發于腕背和足背部……詳細>>
甜食是平時經常吃的一種食物,尤其是受到女性和小孩的親睞。但是如果甜食吃多的話,很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你知道吃甜食的飲食誤區有哪些嗎?詳細>>
據《本草綱目》記載:“白冬瓜,氣味甘、微寒、無毒。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冬瓜乃夏日時令瓜果,具有利水祛濕消暑之功。中醫認為蛙肉性……詳細>>
促進消化。白菜能促進腸壁蠕動、幫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保持大便通暢的功效,也能預防矽肺(由于長期呼吸道吸入硅石粉塵,而引起肺廣泛纖維化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