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明勇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腔隙性腦梗塞,簡稱腔梗,通常由腦深部小動脈閉塞引起,表現為輕微的神經功能缺損,如短暫性頭暈、頭痛或言語不清。治療上,首先需穩定血壓,避免血壓波動過大;其次,應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減少血栓形成;再者,使用改善循環藥物,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以增加腦部血流;同時,根據病情可能需要溶栓治療,如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最后,進行康復訓練,以恢復受損的神經功能。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3-11-12 20:26
1.穩定血壓:控制高血壓,避免血壓急劇變化,使用降壓藥物,如ACE抑制劑或鈣通道阻滯劑。
2.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減少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
3.改善腦循環:使用鈣通道阻滯劑,如尼莫地平,或氟桂利嗪,以增加腦血流量。
4.溶栓治療:在發病早期,使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以溶解血栓,恢復血流。
5.康復訓練:物理治療、語言治療等,幫助恢復受損的神經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治療腔隙性腦梗塞需綜合管理,包括控制血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循環、必要時溶栓以及康復訓練,以期最大限度恢復患者功能,降低復發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