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頌華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梗塞,臨床稱為缺血性卒中,通常源于腦動脈硬化,引發腦血管阻塞,導致大腦區域供血不足,功能受損。治療以及時溶栓、抗凝、改善血液循環、保護神經細胞、促進功能恢復為核心策略,同時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配合康復訓練,有助于改善預后。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3-11-07 15:01
1.溶栓治療:發病4.5小時內,采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進行溶栓,有助于恢復腦血流。
2.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預防血栓形成,減少復發風險。
3.抗凝治療:對于特定患者,如存在心房顫動,使用華法林、達比加群酯等抗凝藥物,防止血栓擴大。
4.改善腦循環:尼莫地平等鈣通道阻滯劑,增加腦血流量,減輕腦水腫。
5.神經保護:依達拉奉等藥物,減輕氧化應激損傷,保護神經細胞。
6.康復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認知訓練,促進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腦梗塞治療需個體化,綜合運用藥物治療與康復訓練,早期干預至關重要,定期隨訪,調整方案,以期達到最佳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