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胃酸反流、食管黏膜損傷、不良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等。自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1. 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食管下括約肌就像一道“門”,功能減弱時,胃酸容易反流進入食管,引發炎癥。 2. 胃酸反流:胃酸分泌過多或異常反流,刺激和損傷食管黏膜。 3. 食管黏膜損傷:長期的胃酸刺激會導致食管黏膜出現炎癥、糜爛甚至潰瘍。 4. 不良飲食習慣:食用辛辣、油膩、過甜、過冷的食物,會增加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病風險。 5. 生活方式:長期吸煙、飲酒、肥胖、飯后立即平臥等,也可能導致該病發生。 對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不建議食用冷水果,因為冷的食物可能會刺激食管,導致癥狀加重。患者應注意飲食清淡、規律,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常見治療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2024-12-03 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