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鳳怡 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臨床營養科
-
吃水果的時間選擇有一定講究,需綜合考慮個人情況、水果種類等因素。包括胃腸功能、血糖水平、水果特性、飲食習慣和時間安排。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9-07-18 16:50
1.胃腸功能:胃腸功能良好者,多數時間均可;胃腸較弱者,飯后1-2小時為宜。
2.血糖水平:血糖正常者,兩餐之間吃可避免血糖波動;高血糖者,需嚴格控制量和時間。
3.水果特性:如香蕉、橘子等易吸收的,可隨時吃;山楂等助消化的,飯后吃較好。
4.飲食習慣:若習慣早餐豐富,可在早餐時搭配水果;晚餐清淡,飯后適量吃。
5.時間安排:上午10點、下午3點左右,身體較易吸收營養。
總之,吃水果的時間沒有絕對標準,應根據自身狀況靈活選擇,適量食用。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普通人飯前一小時,和飯后一小時人們通常認為飯后吃水果最佳,臺灣一教授卻提出新見解,強調飯前一小時吃水果最為有益。其理由是: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后再進熟食,體內就不會產生白細胞增高等反應,有利于保護人體免疫系統,從而增強防病抗癌能力。飯后吃水果則無此種保護作用。此外,飽食之后吃水果,所含果糖不能及時進入腸道,以致在胃中發酵,產生有機酸,引起腹脹腹瀉,故餐后需待一小時后再吃水果。糖尿病人在兩次正餐之間或睡前吃1前提:在糖尿病控制理想的前提下,即要求空腹血糖。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2019-07-17 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