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尚占民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蛋白酶原1偏低可能與胃酸分泌減少、胃黏膜腺體萎縮等有關。長期不處理可能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癌、萎縮性胃炎等疾病的風險,建議及時就醫檢查。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9-07-01 12:23
1.疾病原理:胃蛋白酶原1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頸黏液細胞分泌,其水平偏低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狀態改變。
2.可能病因:包括不良飲食習慣、長期服用某些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
3.檢查項目:除胃鏡外,還可能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檢測、血清胃泌素測定等,以明確病因。
4.治療方法:若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使用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聯合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若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需使用免疫抑制劑。
5.生活調理: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辛辣、油膩食物,戒煙戒酒,規律作息。
總之,胃蛋白酶原1偏低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調理。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者好,胃蛋白酶原是有胃腺主細胞分泌,經過鹽酸的作用而激活成為具有水解蛋白作用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原1~5是第Ⅰ組,6~7是第Ⅱ組。第Ⅰ組僅見于胃底和胃體腺,第Ⅱ組除胃底和胃體腺外,也見于幽門腺和十二指腸黏膜。對于胃蛋白酶原Ⅰ偏低一般會造成胃底和胃體發生病變,一般常見的病變主要有萎縮性胃炎、胃癌、巨幼細胞性貧血、垂體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減退,黏液性水腫等一系列的胃部疾病,對于胃液胃蛋白酶鑒定,還可適用于神經性低酸癥和低酸血癥等情況。
2019-06-21 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