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熊小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慢性腸梗阻導致低滲性脫水,主要有消化液丟失、攝入不足、腎臟調節、細胞外液轉移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08-01 16:44
1.消化液丟失:梗阻使大量消化液積聚在腸腔,不能被吸收,以含鈉量低的堿性液體為主。
2.攝入不足:患者常因梗阻出現惡心、嘔吐,導致水和電解質攝入減少。
3.腎臟調節:長期梗阻可影響腎臟對水和電解質的重吸收功能。
4.細胞外液轉移:腸腔內壓力增高,使細胞外液向腸腔轉移,進一步加重脫水。
5.代謝紊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內分泌紊亂,影響水和電解質平衡。
總之,慢性腸梗阻通過多種機制共同作用,易引發低滲性脫水,需及時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考慮是毛孔皮脂分泌過旺,造成毛孔皮脂堆積把毛孔撐大,因此首要的任務就是去除角質。毛孔得到清潔,自然會恢復如初。
2018-03-03 1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