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肌陣攣性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發病機制涉及神經元異常。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手術等。常用藥物有丙戊酸鈉緩釋片、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等。治療需綜合考慮病情,定期復查。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2-08 06:10
1.疾病原理: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短暫性異常放電,導致肌肉不自主收縮,引發肌陣攣發作。
2.藥物效用:丙戊酸鈉緩釋片能調節神經遞質,穩定神經元膜電位,抑制異常放電。左乙拉西坦可通過影響突觸囊泡蛋白,發揮抗癲癇作用。拉莫三嗪能阻斷電壓依賴性鈉通道,減少神經元放電。
3.其他藥物:托吡酯可增強γ-氨基丁酸的活性;氯硝西泮對多種癲癇發作類型有效。
4.治療選擇:輕癥患者多先采用藥物治療,若藥物控制不佳或病情嚴重,可能需手術治療,如癲癇灶切除術。
5.注意事項:用藥期間要密切觀察不良反應,如嗜睡、頭暈等。定期復查腦電圖、肝腎功能等。
總之,丙戊酸鈉緩釋片是治療肌陣攣性癲癇的常用藥物之一,但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個體病情,在醫生指導下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