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溫炬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皮膚性病科
-
“腳氣”和“腳氣病”雖只有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 “腳氣”是“腳癬”的俗稱,也叫“濕氣”、“香港腳”,是腳部皮膚的霉菌(真菌)感染性疾病。患腳氣的皮膚常發(fā)生小水皰、脫屑、糜爛,癢不可耐。如果抓破了,還會感染化膿。霉菌會傳播,穿污染過的拖鞋就可能被傳染,用手抓癢,也可能會傳染給手而得“手癬”。治療“腳氣”可在確保無肝功能異常的情況下口服抗真菌藥物,外用殺霉菌的癬藥水或藥膏。 “腳氣病”是一種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營養(yǎng)性疾病。與霉菌感染完全無關。 維生素Bl是參與體內糖及能量代謝的重要維生素,其缺乏可導致消化、神經和心血管等系統的功能紊亂。消化道癥狀表現為嘔吐、厭食、便秘或腹瀉;循環(huán)系統癥狀表現為心律失常、心肌炎、全身浮腫,甚至心力衰竭;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足部出現針刺感或螞蟻爬行感,呈襪套型分布,繼而肌肉酸痛,肌力減退,皮膚感覺遲鈍,足部浮腫。嚴重時煩躁、嗜睡、呆視、眼瞼下垂、驚厥等。 維生素B1主要存在于谷物的外皮和胚芽中,瘦肉、豆類中的含量也比較高。如在糙米中的含量就比精加工的米要高數倍。如果淘米時使勁地搓洗,或長期吃過度精加工的米面制品,加上挑食,不愛吃肉類及豆制品,就可能會造成體內維生素B1的缺乏。治療“腳氣病”要服用維生素B1,但對疾病來說,防勝于治更佳。
2016-03-11 08: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于學暉 藥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營養(yǎng)科
-
腳氣是足癬的俗名。腳氣病是因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腳氣則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2016-03-11 12:4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腳氣病? 腳氣病即維生素B1缺乏病,我國在隋唐時期(7世紀)已有“久食白米發(fā)生腳氣病”的記載。維生素B1即硫胺(thiamine),是糖代謝過程中的重要成分,對神經傳導也有直接作用。腳氣病沒有傳染性。腳氣病主要累及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水腫及漿液滲出。臨床上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癥狀為主,常發(fā)生在以精白米為主食的地區(qū)。腳氣病的癥狀表現為多發(fā)性神經炎、食欲不振、大便秘結,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稱腳氣性心臟病;還有的有水腫及漿液滲出,常見于足踝部其后發(fā)展至膝、大腿至全身,嚴重者可有心包、胸腔及腹腔積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