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一)全身檢查
胸部、脊柱、骶髂關節的X線檢查。
(二)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血沉、肝功能,血清尿酸測定、梅毒血清學試驗、結核菌素皮內試驗等。免疫指標:類風濕因子、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免疫復合物測定、抗核抗體、補體C3等。
(三)鞏膜炎的前節熒光血管造影
Watson(1984)首先將熒光血管造影應用于鞏膜炎的診斷,提出:典型的彌漫型或結節型鞏膜炎,熒光血管造影顯示血管床的熒光增強與通過時間減低,即在充血的血管顯示只有很少或沒有血液通過。其充盈形態異常,因為有異常的吻合支開放,形成血管短路。熒光素早期即滲漏到深部鞏膜組織中,血管充盈延遲。
但如果病中血管通暢時,血液循環最終會恢復。但如血管已經阻塞,那就很少重新開放,最終為新形成的血管所取代。特別有意義的是在具有明顯炎癥的彌漫型,結節型和壞死型鞏膜炎中,發生閉塞的是小靜脈,而在穿孔性鞏膜軟化其阻塞的則是小動脈,特別是深部鞏膜叢的小動脈。
因此其結果不是像其他類型的壞死性鞏膜炎那樣,由炎癥細胞對被損害的組織進行積極的清除,并被稀疏的纖維組織所取代,而是組織梗塞,并隨之分離,逐漸被吸收清除。目前雖然圍繞這些血管的正常充盈和某些主要血管不充盈的問題上還有爭議,但通過觀察發炎的血管層和伴隨鞏膜水腫而出現的血管移位,可以鑒別良性的淺層鞏膜炎和嚴重的鞏膜炎,有助于鞏膜炎早期診斷和進一步研究。
(責任編輯:黃捷慧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