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鞏膜炎的治療原則,首先應明顯病因,進行對因治療,并預防復發。增強營養改善全身情況也是必要的。
(一)表層鞏膜炎
表層鞏膜炎無論是單純性或結節性,均是一種良性復發性輕型疾患,有自限性,病程1~2周或以上,可以不加治療。但為了盡快治愈可局部應用皮質類固醇滴眼劑滴眼,利用其非特異性抗炎作用,可緩解癥狀及鞏膜的損害;驊梅瞧べ|類固醇抗炎劑,如消炎痛、保泰松等亦可收到治療效果。其他局部對癥滴眼劑,對各種類型鞏膜炎的治療均應常規使用,如當鞏膜炎并發虹膜睫狀體炎時,應及時滴用阿托品充分散瞳等。
痛風屬于例外,其發病機制是由于吞噬細胞空泡破裂,因此應該用促尿酸尿法(uricosuria)治療。必要時局部給予皮質炎固醇治療。
(二)鞏膜炎
彌漫性和結節性鞏膜炎,患部的血管叢是開放的,但病程纏綿,除局部給藥外,應加服皮質炎固醇制劑。如并發葡萄膜炎應及時給與散瞳劑。
${FDPageBreak}
(三)壞死性鞏膜炎
病情嚴重,血管叢大部分閉鎖。如梅毒、結核、麻風病等,應給予針對病因的特效療法及配合短療程的全身非皮質類固醇抗炎劑治療。諸如羥保泰松或消炎痛口服,如1周內無效,鞏膜出現無血管區則應投予足夠劑量的皮質類固醇制劑,如強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以抑制病變的壞死過程。俟病變被控制后則遞減到維持量,直到疾病消退。
結膜下注射的方法在深層鞏膜炎患者應視為禁忌,以防止鞏膜穿孔。但全身或球后注射皮質炎固醇通常能使鞏膜炎、鞏膜周圍炎、鞏膜球筋膜炎和急性炎癥眶假瘤得到緩解,并對減輕嚴重疼痛甚為有效,且無并發癥。
在嚴重病例有時需要使用較強的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有時用它作為皮質類固醇的減免劑,或在增加抗前列腺素的非類固醇抗炎劑,以達到使全身性類固醇劑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但一般認為,部分前節小動脈梗阻所造成的真正穿孔性鞏膜軟化病人,應早在壞死出現之前進行治療。對涉及全身免疫系統疾病的病人,如Wegener肉芽腫病,治療的目的在于需要抑制淋巴細胞的產生,免疫抑制劑與皮質類固醇聯合使用,能獲得最佳效果,而對另外一些全身血管炎或僅為循環免疫復合物病的患者,則僅需皮質類固醇治療。
手術治療只適用于肯定炎癥的根源是自身免疫病,切除壞死組織,可以清除抗原來源,同時植入同種異體鞏膜,也是有效的治療手段。
近年相繼有人報道,使用環孢霉素A,是一種新型強效免疫抑制劑,能選擇性地作用于輔助性T淋巴細胞,發揮其免疫抑制作用,且無骨髓毒性,最早在眼科用于治療角膜溶解綜合征。近年對壞死性鞏膜炎、蠶蝕性角膜潰瘍及角膜移植排斥反應均取得了肯定的療效。并已能將其配制成局部滴眼劑應用于臨床。
(責任編輯:黃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