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占軍:全膝關節置換術并不可怕 術后病人可恢復行走
膝關節是人活動的重要關節之一,人走的每一步路都要使用膝關節,因此如果膝關節發生病變或損傷,所帶來的痛苦不言而喻。嚴重的膝關節疼痛、不穩,經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著者,常會需要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但很多人對這個手術并不理解,什么樣的患者需要全膝關節置換術?它的成功率是多少?會不會影響工作生活?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關節與骨病外科主任史占軍教授
對于這些問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關節與骨病外科史占軍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全膝關節置換術并不可怕,需要進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病人,都是比較晚期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而且成功置換人工膝關節后,很多病人可負重步行,甚至跑步,對他們的生活質量會有很大的提高。
什么是全膝關節置換術?
所謂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將已經磨損的關節軟骨用人工的假體來取代,重建關節活動的一種外科手術。手術主要是將膝關節切開,因為骨頭表面的軟骨已經磨壞了,所以有骨性關節炎。醫生把磨壞的軟骨帶著點點的骨頭切下來,切下來以后把人工部分裝上去,骨頭跟假體之間有骨水泥固定,術后可恢復患者無痛的膝關節活動。
全膝關節置換術:主要用于嚴重的關節疼痛
史占軍主任表示:一般需要進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病人,都是比較嚴重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就是常說的老年性關節炎,并且進行了保守治療后,效果不好,就可以考慮做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
總的來說,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主要用于嚴重膝關節疼痛、不穩、畸形,日常生活活動嚴重受限,經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著者。包括:膝關節各種炎癥性關節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少數創傷性關節炎;脛骨高位截骨術失敗后的骨性關節炎;少數老年的髕股關節炎;靜息的感染性關節炎(包括結核);少數原發性或繼發性骨軟骨壞死性疾病等。
哪些人不能做全膝關節置換術?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患了以上疾病的所有患者就應該做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人工置換手術畢竟是比較大的手術,一般的關節疼痛,醫生會盡量使用藥物來減輕病人病損的膝關節疼痛,也可以使用膝關節鏡來治療。但如果這些都沒有效果,而且有膝關節破壞的X線改變,有中度到重度的持續性疼痛,并且患者經過長期保守治療也得不到實質性改善,才會考慮采用人工置換手術。
術后會給病人帶來哪些改變?人工關節能使用多久?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經過近多年的發展已達到安全可靠的程度。現代的人工關節已經達到耐磨、耐用,入體基本不會發生排斥。手術成功后,病人恢復日常生活基本沒問題。一般來說,90%人使用人工關節可以用到25-30年。但在實際情況中,人工關節的年限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史占軍主任分析道,比如人工關節在手術中醫生裝上去角度、位置是否合適,產品質量如何,病人自身的情況等,這些都會影響到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如果人工膝關節出現問題或者已經超過年限不能使用,則需要到醫院進行翻修手術,解決這些問題。
生活中如何保養人工膝關節?
史占軍主任表示:“現在的人工關節材料很過關,這個手術后要求給病人是完全可以走路、跑步甚至鍛煉都沒有問題。當然我們不主張病人做太劇烈的運動,畢竟做了人工后做太劇烈的會增加磨損,但是偶爾做一些問題不大。”另外做完手術后,醫生建議病人盡量不要蹲著去洗手間或者蹲著干活。畢竟蹲下去九十度接觸面就小了,容易導致塑料的部分產生機械性磨損。
通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當然,手術能否達到預期目的,受患者康復鍛煉、術后并發癥等諸多因素影響。因此,術后進行正確的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制訂整體的康復計劃、促進患者早期功能鍛煉等,都可以減輕患者痛苦、促進膝關節功能的恢復,使病人早日恢復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生活。
專家簡介:
史占軍,教授、主任醫師,現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關節與骨病外科主任。任廣東省關節外科學會主任委員。1996年于德國漢諾威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2000年晉升教授、主任醫師,現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擅長骨關節病、人工關節、運動醫學與關節鏡等領域疾患的治療 人工髖、膝關節置換及翻修和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治 高難度髖膝人工關節置換、高難度髖膝人工關節翻修手術和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治。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