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七大常見危重癥
李映桃教授表示,有幾種常見的危重癥容易導致孕產婦死亡:產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妊娠期糖尿病……[詳細]
2012.9.15-9.16
李映桃教授表示,有幾種常見的危重癥容易導致孕產婦死亡:產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妊娠期糖尿病……[詳細]
在正常情況下,產婦在分娩后胎盤會隨著子宮收縮錯位慢慢剝離,順著產道排出體外。然而,胎盤植入的產婦卻并不如此…… [詳細]
日前,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舉辦了產科危急重癥救治和實踐技能學習班,共兩天課程。培訓班請來了國內多家醫院著名的婦產科教授,就易危及母嬰生命的多種危重癥展開深入討論,并從實踐操作手把手教學。目的是讓更多的年輕婦產科醫生,提升危急重癥救治水平和技能。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指發生在妊娠晚期嚴重的肝功能障礙,占妊娠期嚴重肝病的16-43%,通常發生在孕28周以上,尤其是孕36-40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致孕產婦死亡率達18%,胎兒及新生兒死亡率高達58%。侯紅瑛教授提醒,初產婦、孕期肥胖者、患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或是懷了男胎、多胎,都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高危人群……[詳細]
王子蓮教授表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得好的話,并發癥是很少見的,這類程度較輕的"糖媽媽"可以通過飲食、運動控制血糖,在預產期前后終止妊娠,還可以選擇自然分娩。若是程度較重的"糖媽媽"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控糖"治療,并在38周干預終止妊娠。[詳細]
肖小敏介紹,近幾年來產婦發生胎盤植入的比率越來越高,中國產婦胎盤植入的發生率是1/250,與國際平均發生率相比高出了整整19倍。人工流產、剖宮產、高齡生產等都被認為是導致胎盤植入癥狀的主要因素。“它就像樹根一樣深深扎在子宮,要連根拔起幾乎不可能。”肖小敏主任進一步解釋…… [詳細]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在高危妊娠監護、妊娠期糖尿病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王子蓮: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準媽媽的飲食越來越豐富。若在孕期過量攝入營養,導致超重,就很容易發生妊娠期糖尿病了。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發現、發生的糖耐量異常……[詳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華僑醫院)產科主任醫師,擅長高危孕產婦的監護與管理、危急重癥救治。
肖小敏:由于剖宮產率的不斷上升,近年來"胎盤植入"的產婦不斷增多,造成的嚴重后果是,不僅產婦在分娩后可能要被面臨切除子宮,而且隨時可引起產婦大出血致死…… [詳細]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產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母胎醫學產前篩查和診斷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侯紅瑛: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后期的急危重病,病勢兇險,肝細胞在短時間內大量、快速脂肪變性,導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危及母嬰的生命安全。一旦確診或被高度懷疑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詳細]
廣州市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產科主任。
李映桃:每年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都會接收到500多名的重癥孕產婦,救治成功率在90%以上,在轉運過程中死亡的病例為0,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完善的救治管理系統……[詳細]
順德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擅長高危妊娠的診治及危重癥的搶救。
郭躍文:近年來為了減低孕產婦的死亡率,在基層醫院開設了綠色通道,把一些危重癥的孕產婦快速轉診至危重癥中心救治,降低了城鄉孕產婦的死亡率。盡管如此,郭躍文認為目前基層醫院…… [詳細]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擅長妊娠合并內科病及各種急難重癥和難產的診斷和處理。
李家福:子宮破裂是孕產婦在分娩期最嚴重的并發癥,引起的孕產婦死亡率為12%,而圍產兒的死亡率更高達90%,需要急診剖宮產手術或產后開腹手術挽救產婦和胎兒生命……[詳細]
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產前診斷科副主任陳敏,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系兼職助理教授。
陳敏:孕期的超聲檢查關注胎兒的生長發育,隨著超聲儀器對細微結構日趨清晰的顯示,越來越多的胎兒結構微小變化都被發現,這些微小變化又被稱作"軟指標"。這些"軟指標"……[詳細]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產科主任醫師,尤其擅長圍產保健。
崔詠怡:目前在產科急癥中突發病最多的是產后出血、肩難產、子癇前期和子癇、新生兒缺氧等,而產后出血是目前孕產婦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在西方特別是歐美國家……[詳細]
策劃:方徽雯/編輯:方徽雯 杜麗華/設計:王景明/監制:鄒蓮/通訊員:黃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