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腸胃炎的癥狀
請問,慢性腸胃炎的癥狀是怎么樣的啊,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很恐怖啊,我怕我身邊的人有這種癥狀了,所以就想了解一下慢性腸胃炎的癥狀,求問慢性腸胃炎的癥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慢性腸胃炎??是慢性胃腸炎吧??慢性胃腸炎患者常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脾胃虛寒,腹部受涼或吃了涼性食物時,容易肚子疼或拉肚子.
2016-03-11 22: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慢性腸胃炎的癥狀并發癥慢性腸胃炎 一、貧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兩種貧血:1、巨幼紅細胞貧血,即惡性貧血,患者具有貧血表現,頭暈、乏力、心悸、面色蒼白。2、缺鐵性貧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飯少,營養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二、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見:1、粘膜萎縮變薄、血管顯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爛出血,以黑便為主要表現,若出血量大時可突然吐血,重者頭暈,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三、胃潰瘍。胃潰瘍與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同在,存在明顯的炎癥刺激,胃粘膜萎縮變薄,并發糜爛、潰瘍,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四、胃癌前期。據國際衛生組織統計,在胃癌高發區,經10-20年隨訪,平均胃癌發生率為10%,他們的發展脈絡為:淺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腸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胃炎的癌變與胃炎性增生密切有關。3疾病診斷本病最常見的癥狀是胃部疼痛和飽脹感,尤其在飯后癥狀加重,而空腹時比較舒適。每次進食量雖不多,卻覺得過飽而不適,常伴有噯氣、反酸、燒心、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現象。由于進食少、消化不良,可產生營養不良、消瘦,貧血和虛弱。一些病人還伴有神經系統癥狀如精神緊張、心情煩躁、失眠、心悸、健忘等,這些現象反過來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的胃部癥狀,形成惡性循環,使病情復雜,不易治愈。慢性腸胃炎做胃液分析檢查,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酸往往正常或略低,而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明顯降低,并可伴有貧血(血色素低于正常)。胃鏡檢查加胃活組織病理檢查可確診是淺表還是萎縮性胃炎;胃鏡檢查時還可取胃活組織做一種檢測,看是否存在著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一般來說,慢性淺表性胃炎和單純輕度慢性萎縮性胃炎預后是良好的。慢性萎縮性胃炎以往曾被認為是胃癌前奏(癌前病變),現在看,這種認識有失偏頗。但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確有一定關系,其根據是:1.研究證明,對萎縮性胃炎胃鏡取材活檢,伴有“結腸型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這兩種胃粘膜病變者,有可能發展成胃癌,這已是公認的事實。2.流行病學調查,在胃癌高發地的人群中,萎縮性胃炎的發病率高。3.病理檢查發現,胃癌周圍的粘膜中,萎縮性病變多見。中、重度萎縮性胃炎,特別是萎縮性胃炎伴有病理檢查上的結腸型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屬于癌前病變,如不積極治療、合理調養,比較容易誘變為胃癌。因此,慢性萎縮性胃炎需要定期做胃鏡復查:一般的慢性萎縮性胃炎3年復查1次,伴有不完全性結腸型腸上皮化生伴輕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個月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變率10%以上)應視為癌變,可予手術切除治療。只有積極治療、生活調養、定期復查,才能使病變好轉或靜止而不發展,從而防止胃癌的發生。即便是病情發展,若能堅持定期復查胃鏡,也能及時發現,采取胃病變處的預防性切除或早期胃癌的切除,仍是徹底的根治方法,效果還是很好的。因此,只要做到積極治療、生活調養、定期復查,那么,主動權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這樣看來,慢性萎縮性胃炎還有什么可怕的呢!4疾病鑒別(一)寄生蟲感染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多可見于鉤蟲、血吸蟲、絳蟲、囊類圓線蟲所致的寄生蟲病,各有其臨床表現。(二)胃腸道癌腫與惡性淋巴瘤也可有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高,但屬繼發性,應有癌腫與淋巴瘤的其他表現。(三)嗜酸性肉芽腫主要發生于胃和大腸、小腸呈局限性腫塊,病理組織檢查為嗜酸性肉芽腫混于結締組織基質中。過敏史少見,周圍血中白細胞數及嗜酸性粒細胞常不增加。(四)嗜酸粒細胞增多癥除周圍血嗜酸粒細胞增高外,病變不僅累及腸道,還廣泛累及其他實質器官,如腦、心、肺、腎等,其病程短、預后差,常在短期內死亡。以上皆為針對慢性腸胃炎的癥狀這個話題所做的回答,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同時希望詳情咨詢專業醫生。
2016-03-11 15: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輝東 醫師
贛州市于都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內科
-
慢性腸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癥。慢性胃炎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食欲減退、上腹部不適或隱痛、噯氣、反酸、惡心、嘔吐等,并呈持續或反復發作。發病誘因常見的有長期、大量地飲酒和吸煙,飲食無規律、飲食物過冷或過熱、過粗糙堅硬,濃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易誘發或加重病情。飲食不衛生所導致的胃粘膜受到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所致的慢性胃炎不易痊愈。慢性腸胃炎一般分為兩個類型:炎癥病變比較表淺,局限在胃粘膜表面一層(不超過三分之一)者,稱作慢性淺表性胃炎;而炎癥病變波及胃粘膜的全層,并伴有胃腺體萎縮者,則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腸胃炎是常見病和多發病。胃鏡普查證實,我國人群中慢性胃炎的發病率高達60%以上,萎縮性胃炎約占其中的20%。[1]臨床癥狀慢性腸胃炎[2]本病最常見的癥狀是胃部疼痛和飽脹感,尤其在飯后癥狀加重,而空腹時比較舒適。每次進食量雖不多,卻覺得過飽而不適,常伴有噯氣、反酸、燒心、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現象。由于進食少、消化不良,可產生營養不良、消瘦,貧血和虛弱。一些病人還伴有神經系統癥狀如精神緊張、心情煩躁、失眠、心悸、健忘等,這些現象反過來又可加重慢性胃炎的胃部癥狀,形成惡性循環,使病情復雜,不易治愈。[3]做胃液分析檢查,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酸往往正常或略低,而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明顯降低,并可伴有貧血(血色素低于正常)。胃鏡檢查加胃活組織病理檢查可確診是淺表還是萎縮性胃炎;胃鏡檢查時還可取胃活組織做一種檢測,看是否存在著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一般來說,慢性淺表性胃炎和單純輕度慢性萎縮性胃炎預后是良好的。慢性萎縮性胃炎以往曾被認為是胃癌前奏(癌前病變),現在看,這種認識有失偏頗。但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確有一定關系,其根據是:1.研究證明,對萎縮性胃炎胃鏡取材活檢,伴有“結腸型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這兩種胃粘膜病變者,有可能發展成胃癌,這已是公認的事實。2.流行病學調查,在胃癌高發地的人群中,萎縮性胃炎的發病率高。3.病理檢查發現,胃癌周圍的粘膜中,萎縮性病變多見。中、重度萎縮性胃炎,特別是萎縮性胃炎伴有病理檢查上的結腸型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屬于癌前病變,如不積極治療、合理調養,比較容易誘變為胃癌。因此,慢性萎縮性胃炎需要定期做胃鏡復查:一般的慢性萎縮性胃炎3年復查1次,伴有不完全性結腸型腸上皮化生伴輕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個月1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變率10%以上)應視為癌變,可予手術切除治療。只有積極治療、生活調養、定期復查,才能使病變好轉或靜止而不發展,從而防止胃癌的發生。即便是病情發展,若能堅持定期復查胃鏡,也能及時發現,采取胃病變處的預防性切除或早期胃癌的切除,仍是徹底的根治方法,效果還是很好的。因此,只要做到積極治療、生活調養、定期復查,那么,主動權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這樣看來,慢性萎縮性胃炎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2016-03-11 15: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應該做胃鏡檢查,確診病類,你的病可能就是你不合理飲食造成,腸胃病想好,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不要爆飲暴食,不吃辛辣油膩食物,在加心情好和段練身體,你就慢慢地就好了
2016-03-11 15: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慢性腸胃炎一般是上腹部疼痛,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欲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惡心、嘔吐等。
2016-03-11 01: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