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秘多年,有哪位高醫能幫我治好?
我已經差不多便秘30年了,現在就是更加嚴重,用一些藥物治療還是感覺大便不順暢,液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因為什么不好的疾病,半個月才去一兩次廁所,怎么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錦濤 副主任醫師
鄲城縣第二人民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來看,您的便秘還是屬于比較嚴重的,如果用藥物的感覺,大便不是很通暢的話,可以去做一個腸鏡檢查,看自己腸道內是否有器質性的病變,半個月才上一次倆次廁所會導致體內毒素堆積過多不能及時的排出去,平時的話,飲食上多吃蔬菜和水果還有粗糧也需要多運動。
2018-08-28 07:33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便秘有很多原因,比如:胃腸炎、胃腸動力減弱、直腸狹窄、直腸前后突等等。要查明原因對癥治療,疾病才會好。瀉便藥不要久服,久服會使腸黑病變,屬癌前病變。可以中藥全身調理,使你能吃能消化能吸收,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2016-03-10 23:3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秘關鍵是習慣問題.沒有特效辦法.一定要保持大便通暢柔軟,養成定時大便習慣,有便意時一定要盡快上廁所.每天多吃蔬菜,香蕉,紅薯.蜂蜜.戒酒和避免吃辛辣食物.就一定會改善.
2016-03-10 22: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此情況是可以進行調理治療的。于飲食及長期的靜坐有一定的關系的。建議自我調理觀察的。建議多飲水及清淡飲食,多食蔬菜及水果補充維生素。避免辛辣食物。多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應用通便靈進行口服治療觀察的。此藥物有一定的調理效果的。效果比單純應用果導片及其他瀉藥效果好的、
2016-03-10 20: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便秘常表現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艱難、費力;排便不暢;大便干結、硬便,排便不凈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適。部分患者還伴有失眠、煩躁、多夢、抑郁、焦慮等精神心理障礙。 便秘的“報警”征象包括便血、貧血、消瘦、發熱、黑便、腹痛等和腫瘤家族史。如果出現報警征象應馬上去醫院就診,作進一步檢查。 1.避免進食過少或食品過于精細、缺乏殘渣、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2.避免排便習慣受到干擾: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規律的改變、長途旅行過度疲勞等未能及時排便的情況下,易引起便秘。 3.避免濫用瀉藥:濫用瀉藥會使腸道的敏感性減弱,形成對某些瀉藥的依賴性,造成便秘。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勞逸結合。適當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腹肌的鍛煉有利于胃腸功能的改善,對于久坐少動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腦力勞動者更為重要。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定時排便,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有便意時不要忽視,及時排便。排便的環境和姿勢盡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壞排便習慣。 6.建議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ml的水,進行中等強度的鍛煉,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2次,每次15分鐘)。睡醒及餐后結腸的動作電位活動增強,將糞便向結腸遠端推進,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時間。 飲食習慣不良或過分偏食者,應糾正不良習慣和調整飲食內容,增加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和水果,適當攝取粗糙而多渣的雜糧如標準粉、薯類、玉米、大麥等。油脂類的食物、涼開水、蜂蜜均有助于便秘的預防和治療,多飲水及飲料。多食富含B族維生素及潤腸的食物,如粗糧、豆類、銀耳、蜂蜜等,炒菜時適當增加烹調油。忌酒、濃茶、辣椒、咖啡等食物。希望能夠幫助您,如果您還有什么想了解的請點擊咨詢我,祝您健康!如果您對我的回復滿意請對我評價,謝謝!
2016-03-10 12: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的情況屬于胃腸濕熱所致便秘,一般藥物很難根治.常規的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癥狀,長期服用不但不能根治,反而容易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表面好像癥狀得到了控制,實際上對胃腸粘膜會造成進一步的損害,導致病情越來越重,祖國醫學用傳統中藥有非常獨到的地方,建議你用傳統中藥蟲草,黑礬,黑棗,核桃仁,梔子,當歸,厚樸,三棱,穿山甲,上甲,下甲,紅花,海南沉,鐵膽粉,蜂膠,蜂蜜,蜂蠟等治療,可以快速治愈;這些藥物可以清除胃腸濕熱,快速修復胃腸粘膜,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腸道紊亂的功能,從而徹底根治不復發。希望你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016-03-10 07: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