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引起腸炎的原因較多,常見的有感染因素、飲食不當、自身免疫、藥物影響、遺傳因素等。 1.感染因素: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感染腸道,如大腸桿菌、輪狀病毒、阿米巴原蟲等。 2.飲食不當:長期暴飲暴食,食用不潔、生冷、辛辣、油膩食物,或過度飲酒等。 3.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腸道組織,導致炎癥反應。 4.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等可能損傷腸道黏膜,引發腸炎。 5.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因素,腸道黏膜屏障功能較弱,容易發生腸炎。 總之,腸炎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生,合理飲食,增強自身免疫力,避免濫用藥物。如果出現腸炎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2-06 22: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翟秀迎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藥房制劑室
-
急性腸胃炎是胃腸粘膜的急性炎癥,臨床表現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多由于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餿、穢濁不潔的食品。多由于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餿、穢濁不潔的食品。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魚;或吃了嗜鹽菌生長的蟹、螺等海產品及吃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飯等而誘發本病。
2016-02-29 11: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所謂的急性炎癥,其致病菌多為沙門氏菌屬,由于微生物對腸粘膜的侵襲和刺激使胃腸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運動等功能障礙,最終導致糞便稀薄,排便次數增加。臨床上與急性胃炎同時發病者,又稱為急性胃腸炎。急性腸胃炎的病因常見:1.飲食不當,常因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飲酒、飲冰涼飲料過多,或受涼之后。或進食腐敗、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熱消毒,臭魚爛蝦,不新鮮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內的肉類食品,發酵變質的牛奶及奶制品。主要由于有刺激性、生冷及腐敗污染食物等因素引起。2.腸道感染,如常見的嗜鹽桿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3.全身性感染,如傷寒、副傷寒、肝炎及敗血癥等。4.藥物所致,如水楊酸制劑、砷、汞及瀉藥等。5.個別病人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 急性腸炎夏季節多發,與天氣炎熱、食物易腐敗有關。
2016-02-29 10: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