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暴飲暴食不定時發生,可能由心理因素、生理因素、飲食習慣、環境影響、疾病因素等導致。 1.心理因素:如壓力、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可能通過暴飲暴食來緩解。需要關注自身情緒狀態,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幫助。 2.生理因素:體內激素失衡,如胰島素、瘦素等分泌異常,影響食欲調節。可通過規律作息、均衡飲食來改善。 3.飲食習慣:長期不規律進食,或偏好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易養成暴飲暴食的習慣。應調整飲食結構,定時定量進餐。 4.環境影響:社交場合、家庭氛圍等外部環境,可能促使暴飲暴食。要學會適應和控制環境因素對飲食的影響。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也可能引起食欲改變。需就醫檢查,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總之,要重視暴飲暴食的問題,分析可能的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必要時及時就醫,以便獲得更專業的幫助和治療。
2025-02-19 19: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暴食癥也是常見的飲食疾患之一,不過發生的年齡比厭食癥大一點,例如二,三十歲的暴食癥患者相當常見,但厭食癥患者就比較少.多去戶外或者健身房參加各項鍛煉.用運動的方式拉分散你對吃的注意力吧.多食蔬菜,瓜果,少吃油膩,卡路里高的食物.堅持運動,愛上運動,這樣就不會只顧著吃了.人多了,就會做點別的事情,所以,和喝朋友們交往.
2015-12-25 19: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暴食癥的診斷標準有三.第一是有暴食現象,患者在很短的時間內吃下別人不可能吃下的食物,自己也覺得不合理,但想吃的沖動很強.第二,三個月內平均每周有二次以上的暴食現象.第三,患者一天到晚想著食物,體型等的相關問題,但吃了很多并不是為了想增胖.暴食癥也可分兩類,一是吃了很多東西之后會吐掉,即所謂的「掏空型」,有的想辦法吐出來,有的吃下大量的瀉劑以維持體型不變胖;另一種是吃了東西后不吐掉的,即所謂的「非掏空型」,有些因此變成肥胖癥,有些雖然不胖,卻常在節食,暴食間交替發生.暴食癥患者的治療包括藥物,營養支持及心理治療.飲食治療以均衡飲食為主,減少甜食的攝取,但要攝取適量的脂肪和足夠的纖維質,維持飽足感.另外心理治療則鼓勵患者接受其體重和身材,找出情緒壓力的來源,并強調正確的飲食觀念.下列方法以改善暴食癥之問題.首先是建立正確的飲食及體重認知之觀念,第二:要求患者填飲食日記包括進食內容,地點及情境,以了解飲食型態和暴食情形,第三:養成三正餐定時定量之習慣,第四:準備低熱量的食物以取代高熱量食物,第五:避免患者獨自進食且進食時不做其它事情如看電視,最后可利用其它方法轉移非進食時間想吃東西的欲望如運動,聊天等.另外,暴食癥患者可服用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或三環抗郁劑等藥物來治療.事實上,曾有調查發現,七,八成以上的暴食癥患者,是從節食開始發生的,因節食不當最后造成暴食.雖然追求苗條身材,已蔚為時尚,但唯有善用正確的減肥之道--均衡飲食配合適度運動且持之以恒,才是最安全,健康的方法.
2015-12-25 18: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食癥在醫學上屬于進食障礙的一種,被稱之為“神經性貪食癥”,神經性貪食癥是這樣被定義的:是指不可控制的多食,暴食.患者經常暴飲暴食,然后采取自我引吐或過度運動以抵消其暴食行為.暴食是過量進食的一次發作,它必須包括客觀上大量的食物(多于大多數人同等情況下吃的)和缺乏控制兩者. 暴食癥是一種飲食行為障礙的疾病.患者極度怕胖,對自我之評價常受身材及體重變化而影響.經常在深夜,獨處或無聊,沮喪和憤怒之情境下,頓時引發暴食行為,無法自制地直到腹脹難受,才可罷休.暴食后雖暫時得到滿足,但隨之而來的罪惡感,自責及失控之焦慮感又促使其利用不當方式(如催吐,濫用瀉劑,利尿劑,節食或過度劇烈運動)來清除已吃進之食物,企圖阻止體重增加,此種暴食——清除行為,通常在隱秘下進行,若每周發生兩次且持續三個月以上,即符合神經性暴食癥之診斷標準.暴食癥的治療 治療暴食癥不像是在治療感冒吃個藥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它像是要戒酒一樣,需要持續的努力與警覺.暴食癥患者往往是低自尊,所以一有壓力,她很容易感受到焦慮,就會習慣用食物來發泄.又因為她是低自尊,對自己沒有信心,她就會極端地用身材來評價自己.只要自己一胖起來,她就覺得自己丑得要死.所以,要治療暴食癥,提升個體的自尊是一個根本的工作.但這也是最難的部分. 以營養師的立場,首先是建立正確的飲食及體重認知之觀念,第二,要求患者填飲食日志包括進食內容,地點及情境,以了解飲食形態和暴食情形,第三,養成三正餐定時定量之習慣,第四,準備低熱量的食物以取代高熱量食物,第五,避免患者獨自進食且進食時不做其他事情如看電視,最后可利用其他方法轉移非進食時間想吃東西的欲望如運動,聊天等. 醫生采用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的治療方法.因為,它是一個病程較長,難度較大的治療過程,需要一個全面的由心理和醫學專家給出的治療計劃,有時也需要家庭的合作.在一些案例中,家庭問題的解決,對暴食癥的康復是極其重要的. 目前對此最有效的治療,是包括對個人或對整個家庭進行的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心理醫生通過獎勵或示范正確的行為,來改變患者的進食行為,并且幫助患者改變扭曲或僵化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與他們的癥狀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如果不進行治療,暴食癥有可能變成慢性障礙,并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謝謝你的提問,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
2015-12-25 14: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