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肥胖且血壓偏高者出現腳后跟疼痛發脹,可能與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痛風、腰椎間盤突出等有關。 1. 足底筋膜炎: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足底筋膜反復受到牽拉可引發炎癥。治療上,多休息,可熱敷、按摩,疼痛明顯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 2. 跟骨骨刺:跟骨長期磨損形成骨刺,刺激周圍組織導致疼痛。輕者可保守治療,如物理治療、外用止痛膏。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切除骨刺。 3. 跟腱炎:跟腱反復牽拉損傷產生炎癥。需減少活動,局部理療,口服消炎鎮痛藥如塞來昔布。 4. 痛風: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腳后跟處引起疼痛。要控制飲食,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發作時可服用秋水仙堿、別嘌醇等藥物。 5. 腰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可能導致腳后跟放射性疼痛。治療包括臥床休息、牽引、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等,保守治療無效可能需手術。 出現腳后跟疼痛發脹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控制體重、穩定血壓有助于緩解癥狀。
2025-02-18 02: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跟骨骨刺是退行性改變。目前針對這樣的情況是沒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的,封閉只能是控制一時的癥狀,過后會很快的再次出現疼痛的癥狀的。目前針對此種疾病的治療,還有小針刀手術以及切開手術等方法,近期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遠期效果都不是很好的。
2015-12-23 02: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質增生,其癥狀是足根壓痛,走路時腳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針刺的感覺,活動開后,癥狀減輕,跟骨部位長骨刺,多見于中老年人.意見建議:治療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純中藥制劑的膏藥.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不僅能夠溶解鈍化骨刺,而且消除無菌性炎癥. 一般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物.這類藥物的作用是抑制局部炎癥反應,促進組織愈合,緩解疼痛.很多病人用藥后感上腹部不適,對胃的刺激較大,而且停藥后,許多患者反映疼痛再次發作.跟骨刺建議小針刀結合封閉治療!生活護理:要預防跟骨刺,一應避免長期劇烈運動,因長期劇烈的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渡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質增生.二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關節液,而運動可使關節液進入軟骨,促使骨骼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于關節液間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三是飲食上應注意鈣質的補充.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休息;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制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功能鍛煉.
2015-12-22 22: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骨刺,在醫學上稱骨贅、骨質增生。骨刺是—種正常的生理退化現象,是人體的—種保護性生理反應,每個人都難以避免,區別僅僅是有的人出現得早些,有的出現得較晚些,—般40歲以后,腰椎骨質增生逐漸明顯,增生的程度也輕重不一,凡是活動多、負最大的關節都較早地出現骨質增生,腰椎及下臟關節承重大,故往往是骨質增生最多發的部位。一般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物。這類藥物的作用是抑制局部炎癥反應,促進組織愈合,緩解疼痛。很多病人用藥后感上腹部不適,對胃的刺激較大,而且停藥后,許多患者反映疼痛再次發作。跟骨刺建議小針刀結合封閉治療!
2015-12-22 22: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足跟骨刺癥狀是足根壓痛,走路時腳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針刺的感覺,活動開后,癥狀減輕,醫院拍個X片可以確診治療理想的方法是采用中醫傳統膏藥外治.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不僅能夠溶解鈍化骨刺,而且消除無菌性炎癥.
2015-12-22 21: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