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底隆起和胃底腫瘤在成因、分類、癥狀、檢查、治療上有別。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8-11-21 18:20
1.成因:胃底隆起多因臟器擠壓和組織增生,胃底腫瘤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遺傳、不良飲食有關。
2.分類:胃底隆起有黏膜下腫瘤、腹腔內腫瘤、黏膜息肉等;胃底腫瘤分良性和惡性。
3.癥狀:胃底隆起癥狀較輕,胃底腫瘤可有疼痛、消瘦等。
4.檢查:胃底隆起常用胃鏡,胃底腫瘤還可能需病理活檢。
5.治療:胃底隆起若為息肉可手術,胃底腫瘤良性手術切除,惡性可能需放化療。
總之,胃底隆起和胃底腫瘤有諸多不同,發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診斷治療。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引起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中痔瘡肛裂、幼年型直腸息肉、大腸腺瘤等較為常見。此外,大便出血還需與上消化道出血及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所致的腸道出血相鑒別。當然也有過因為直腸惡變原因導致大便出血的患者因為沒有及時治療而導致最終無法治療的例子,所以對于大便出血患者,還是建議早點檢查以確定病情的好,防止因為疏漏而導致治療的延誤引起更嚴重的后果。多種肛門直腸疾病會出現便血,應根據發病年齡,便血的方式,多少,顏色及伴不伴有痛疼等癥狀綜合分析加以判斷。如果大便呈柏油狀或呈黑色,出血部位多在于上消化道,也就是說,胃和十二指腸出血的可能性居多。如果血色紫紅,混有粘液,并伴有惡臭,應考慮腸道腫瘤,特別是直腸惡變的可能。一般便血呈鮮紅色,且成滴狀附于大便表面的,出血部位大多在肛門或距肛門不遠的部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時,由于血液在消化道停留時間短,血色也可以是鮮紅的。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疾病引起的便血量很小,常常用肉眼不能發現,而少量的消化道出血,是早期結腸惡變的重要癥征,如能盡早發現便血,對確診疾病及取得治療的良好時機有著重要的意義。臨床上一般以大便潛血試驗來檢查糞便中混有的少量血液。當病人發現自己有便血的癥狀時,就應盡早去醫院就診,經臨床檢查,并通過化驗,X光,內窺鏡等各種檢查,確定疾病,及早治療。因此,有些大便出血的癥狀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也有可能是其它疾病的原因,這需要引起你的重視,及早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5-12-21 01:0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必要時需要及時到醫院行進一步檢查排除痔瘡、肛裂、息肉等可能哦。請不要驚慌,建議您需要及時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后明確診斷,然后積極予以治療哦,其次平時需要合理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2015-12-20 22: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你的情況可能是痔瘡。所以建議你看看肛腸科的醫生。關鍵是習慣問題。沒有特效辦法。一定要保持大便通暢柔軟,養成定時大便習慣,有便意時一定要盡快上廁所。每天多吃蔬菜,香蕉,紅薯。蜂蜜。戒酒和避免吃辛辣食物。就一定會改善。癥狀輕時可以先使用痔瘡靈栓有一定作用。必要時候可以手術治療。
2015-12-20 20: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可能是痔瘡或肛裂動因素導致的,多因上火,便秘等因素誘發建議你及時到肛腸科確診治療,切忌盲目用藥,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飲食清淡,多吃含粗纖維食物、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不要長時間的站立或坐,輕者可用中藥調理
2015-12-20 19: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便血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查明便血的原因,然后對癥治療,常見于痔瘡,肛裂等,但是除了痔瘡,肛裂外還有潰瘍性結腸炎,直腸息肉,直腸癌等,都會引起便血,痔瘡,肛裂的便血一般是鮮紅色血液為主,建議你還是到正規的肛腸專科醫院檢查確診,然后對癥治療,祝好
2015-12-20 17: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