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壞血病是一種由于長期缺乏維生素 C 引起的營養障礙性疾病,會對人體的多個系統造成損害,表現出一系列癥狀,如皮膚、牙齦、關節等方面的問題,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1. 病因:主要是長期維生素 C 攝入不足,如飲食不均衡、特殊疾病影響吸收等。 2. 癥狀:常見有牙齦出血、腫脹,皮膚出現瘀點、瘀斑,關節疼痛、腫脹等。 3. 影響:會影響膠原蛋白合成,導致血管脆弱、骨骼發育異常等。 4. 診斷:通過癥狀、飲食史、血液檢查維生素 C 水平等進行診斷。 5. 治療:補充維生素 C 是關鍵,可口服維生素 C 片,多吃富含維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獼猴桃、菠菜等。 總之,壞血病重在預防,保持均衡飲食,攝入足夠的維生素 C 十分重要。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診斷和治療。
2025-01-13 20: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壞血病是由于人體缺乏維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長期攝入不足或腹瀉、嘔吐等情況,都可造成缺乏維生素C,使膠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導致細胞聯結障礙,使毛細血管的脆性增加,從而引起皮、粘膜下出血,醫學上稱為壞血病。壞血病也可見于喂養不當的嬰幼兒。
2015-12-13 11: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壞血病是由于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早期有倦怠,食欲不振,煩躁或抑郁,隨后出現毛囊角化、齒齦炎和廣泛出血癥狀,如果在撞擊和受壓時局部易發生帶狀或點狀瘀點或瘀斑。如有創傷,其傷口愈口緩慢,常伴有繼發感染和出血。
2015-12-13 10: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敗血病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引起的,醫學上又稱敗血癥,細菌侵入血液循環的途徑一般有兩條,一是通過皮膚或粘膜上的創口;二是通過癤子,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等化膿性病灶.患有營養不良,貧血,糖尿病及肝硬變的病人因抵抗力減退,更容易得敗血癥.致病菌進入血液以后,迅速生長繁殖,并產生大量毒素,引起許多中毒癥狀.敗血癥是指細菌進入血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狀,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增高等.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癥易發生遷徙病灶;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易合并感染性休克.當敗血癥伴有多發性膿腫時稱為膿毒敗血癥.
2015-12-13 08: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情分析:壞血病(scurvy),由維生素C缺乏引起,所以維生素C缺乏病主要是指壞血病。但維生素C缺乏不僅能引起壞血病,還與炎癥、動脈硬化、腫瘤等多種疾患有關。壞血病在歷史上曾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種疾病。過去幾百年間曾在海員、探險家及軍隊中廣為流行,特別是在遠航海員中尤為嚴重,故有“水手的恐怖”之稱。關于壞血病的明確記載始于十三世紀十字軍東征時代,有的學者追溯至公元前Hippocrates時代,另據稱,在原始社會人類的遺體上也曾發現壞血病的遺跡。關于壞血病的防治,早在17-18世紀就已經發現可以利用新鮮蔬菜、柑桔及檸檬等防治。1753年Lind的壞血病名著問卷心菜、腎上腺中提取出抗壞血病物質-“已糖醛酸”(hexuronicacid)。與此同時,的化學結構,1933年Reichstein人工合成成功,從而,人類終于征服了壞血病。但有關維生素C的理論和應用的研究則遠未結束。病因和發病情況:主要由于食物中缺乏維生素C而致病,人工哺乳嬰兒及成人食物中長期缺乏新鮮果蔬菜(嗜酒、偏食等)、或長期感染對維生素C需要量增多時,可患本病。
2015-12-12 21: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