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至胃部不適伴胃脹胃痛等癥狀如何處理
咽部至胃部有異物感,胃脹,胃痛,餓時感覺更明顯,飯后癥狀減輕,老感覺有痰.食物反流很少.精神,飲食,睡眠,大小便正常,飯前有不想吃的感覺.一月前發病,喝酒抽煙引起.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咽部至胃部有異物感、胃脹、胃痛等癥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等。 1.胃炎:胃黏膜的炎癥,可由飲食不當、藥物刺激、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癥狀包括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等。治療上需去除病因,如停用刺激性藥物,根除幽門螺桿菌,使用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 2.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導致。常見癥狀有燒心、反流、胸痛等。治療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如抬高床頭、避免睡前進食,使用抑酸藥如奧美拉唑,促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 3.胃潰瘍: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潰瘍。表現為周期性上腹痛、餐后加重等。治療以抑酸、保護胃黏膜為主,可選用雷貝拉唑、枸櫞酸鉍鉀。 4.十二指腸潰瘍:多在空腹時疼痛,進食后緩解。與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等有關。治療方法類似胃潰瘍,藥物如法莫替丁。 5.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所致。常有上腹部飽脹、噯氣等。可通過調整飲食、服用助消化藥如健胃消食片來改善。 出現上述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調整生活習慣。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到正規醫院消化內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2-16 12: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食管炎因為黏膜襞不同程度水腫,隆起顯示多發顆粒狀息肉改變或稱“汽泡征”為與早期食管癌鑒別的重要征象.一般治療飲食宜少量多餐,不宜過飽;忌煙,酒,咖啡,巧克力,酸食和過多脂肪;避免餐后即平臥;臥時床頭抬高20~30cm,褲帶不宜束得過緊,避免各種引起腹壓過高狀態.
2015-12-08 07: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根據你所描述的情況,是屬于食管炎的表現,下面是我的建議.對于食管炎,可以試試下面的中成藥;(1)開胸順氣丸:每次3—9g,一日1—2次,溫開水送服. (2)寬胸利膈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丸每次6g,均為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小兒酌減. (3)氣滯胃痛片沖劑:每次1袋,一日2—3次,開水沖化服.
2015-12-08 04: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食管炎的治療,治療護理 治療原則是減少胃內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改善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 (1)減少反流:由于反流易在夜間,病人處于水平位及頭低腳高位時,所以應將床頭抬高使床頭至床尾有一個斜形坡度,這樣即使反流也能較快消除.囑病人睡前不再進食,晚餐與入睡的間隔應拉長,大于3小時.每餐后讓病人處于直立位或餐后散步,借助重力促進食物排空.另外要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劇烈運動. (2)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可服用藥物如:甲氰咪呱,雷尼替丁,能抑制,減少胃酸分泌.也可用洛賽克20mg每晚一次.另可用氫氧化鋁凝膠10ml,每日3次口服,能減少胃酸的刺激. (3)改善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功能:餐前15~30分鐘服用胃復安或嗎叮啉,可增加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壓力,加速胃的排空,減少反流.也可用西沙比剎(Cespside)這種新胃腸動力藥. (4)一般護理:本病一般預后良好.護士應幫助病人了解此病,使病人在平時生活中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以減少復發,減輕癥狀. 反流性食道炎是因食道與胃連接部防反流機構障礙而引起的胃或腸內容物反流入食道,從而引起食管炎癥的病變.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情志不暢,飲食失調,勞累過度而發病. 中醫對于反流性食道炎通常采取辨證施治的方法,根據中醫理論將反流性食道炎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情志不暢型癥見胸骨后痛或燒灼,每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胃脘及脅脹痛,反酸,食欲不振等.治療采取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方法,方選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6克,白芍15克,烏賊骨15克,郁金,元胡,制香附,蘇梗,半夏,枳殼各10克,甘草5克. 肝郁化熱型癥見胸骨后痛或燒灼樣疼痛,反酸噯氣,性情急躁易怒,頭面燥熱,口干口苦,多飲,大便干結,舌紅.可采用疏肝清熱,和胃降逆治法,方選丹梔逍遙散加減:丹皮,梔子,大黃,花粉,白芍各10克,柴胡6克,生地瓜蔞各20克,石決明30克,竹茹12克. 脾虛氣滯型癥見劍突下或胸骨后隱隱燒灼,胃脘脹滿,食欲減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調等.治療采用健脾理氣,溫胃降逆的丁香柿蒂散加減:丁香3克,柿蒂20克,白術,元胡,生姜各10克,黨參,茯苓,蘇梗各15克,半夏12克. 氣虛血瘀型癥見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形體消瘦,舌淡暗,舌邊有瘀點.以益氣養陰,化瘀散結為治法,方選啟隔散加減:丹參,茯苓,太子參各20克,浙貝母15克,荷葉,蒂各15克,當歸,郁金各12克,三七粉3克,桃仁10克,元胡10克. 脾虛胃熱型癥見劍突下灼熱,胃脘隱痛脹悶,納呆,反酸,欲吐清水,噯氣等.以健脾益氣,清胃降逆為治法,方選半夏瀉心湯加減:黨參,半夏,黃芩,元胡,大棗各10克,干姜,黃連,炙甘草各5克,烏賊骨20克,茯苓15克.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餐后應盡量保持直立位或軀干直立,還應注意減輕腹壓,避免劇烈的活動,不要穿緊身衣和束腰帶.睡前少進熱茶或飲料,戒煙,平時限制酒和酸性刺激性食物及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 對于較嚴重的反流性食道炎,可以配合西藥進行治療,經中西醫結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總之,調情志,適寒溫,配合適當的治療,就能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慢性胃炎的藥膳療法 藥膳是在中醫藥學理論指導下,采用天然藥物與日常食物,尤其是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按一定配伍規則合理配制,烹制成即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療效和養生作用的特殊膳食.其藥性,食性兼而取之,二者相輔相成地發揮著藥物和食物綜合作用,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上多有食欲不振,納少等消化不良癥狀,且本病反復發作,長期服藥又極易敗傷胃氣,因而施用藥膳治療本病尤為適宜,不僅可以祛病療疾,而且可收“淡食以養胃”之功,一舉兩得.慢性淺表性胃炎常用藥膳療法有如下幾種: (1)白術豬肚粥: 白術30g,豬肚1只,粳米60g,生姜少許. 將豬肚洗凈切成小片,同白術,生姜加水1000ml,煎煮取汁約600ml,再加粳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 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之脾胃虛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脹,大便滯下等癥. (2)豆勞饅頭 白豆蔻15g,面粉1000g,酵母50g. 將白豆蔻研為細末,待面粉發酵后,一起加入制成饅頭. 脾胃氣滯的脘腹脹痛,食欲不振或胃脘冷痛,惡心嘔吐等. (3)曲末粥 神曲10~15g,粳米30~60g. 先將神曲搗碎,加水2000ml取汁,煎至1000ml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溫服. 脾胃虛弱的,食欲不振,食積難消,噯腐吞酸,脘悶腹脹等癥. (4)陳皮雞 陳皮20g,香附15g,雞肉60g,蔥白10莖,生姜6g,調味品適量. ①擇嫩公雞肉洗凈,切小塊備用.②將陳皮洗凈,醋炒香附,放入砂鍋中煎取藥汁200ml,將生姜切如米粒狀,蔥白切碎.③將雞肉先用熱油鍋炒.兌入藥汁,加適量清水;先以火煮沸,再以文火燜至藥汁干涸,放姜粒,蔥白,料酒,味精,醬油,炒拌而成,以佛手酒50ml送服,日一次連吃3―5日. 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之脾胃虛弱,脾胃不和,腸胃氣滯證,癥見脘脅脹痛,食少不化噯氣,惡心,舌苔白膩. (5)甘松粥 甘松5g,粳米50g. 先煎甘松取汁,另將粳米煮成稀粥后,入甘松汁,稍煮一二,沸即可,分早晚二次空腹服. 適用于氣悶胸痛,脘腹脹滿,食欲不振,胃寒呃逆,嘔吐諸癥. (6)玉竹粥 鮮玉竹30―60g,粳米60g,冰糖少許. 先將鮮玉竹洗凈,除去根須,切碎,加水1000ml,煎取濃汁約500ml,再加粳米煮為稀粥,和少許冰糖即可,每日分3―4次分服. 適用于胃火熾盛或陰虛內熱消谷善饑之胃炎患者. (7)石斛花生 鮮石斛30g,花生仁50g. 先用石斛煎水,再加入花生同煮,至花生熟,水燜干為度,平時嚼服花生. 胃陰不足的胃脘灼痛,食欲不振,大便秘結. (8)玉竹燜鴨 玉竹50g,沙參50g,老鴨1只,生姜,大蔥,味精,食鹽等調味品各適量. ①將老鴨宰殺后,除去毛和內臟,洗凈,放砂鍋內;將沙參,玉竹放入,加清水適量.②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燜煮1小時以上,至鴨肉扒爛為止.③去藥渣,放入調味品,再燒湯.④溫服,吃肉喝湯及佐餐食物. 慢性胃炎之胃陰不足證,胃脘隱痛,口干咽燥,大便秘結等. (9)椒面餅 蜀椒6g,白面粉60g,蔥白莖. ①將蜀椒去閉口者,去椒目,焙干研末,與面粉拌和,加水揉成小餅狀.②將水燒沸,下椒面餅,煮熟后,放入蔥白,并加味精,香油,精鹽等調味.吃面餅喝湯. 適用于寒凝氣滯之胃脘冷痛,脹悶不舒,食欲不振等癥.
2015-12-07 23: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你的情況是食管炎和慢性胃炎,服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藥物難以湊效.祖國醫學用傳統中藥有非常獨到治療方法,建議你用傳統中藥黑礬,黑棗,核桃仁,梔子,當歸,砂仁,厚樸,三棱,穿山甲,寸曲,麥芽,上甲,下甲,紅花,海南沉,鐵膽粉,蜂膠,蜂蜜,蜂蠟治療,見效快,療效確切,治愈后不復發;這些傳統中藥組方獨到,能夠直擊病灶,祛除病邪,促進粘膜再生修復,同時可有效改善和消除胃脹,胃痛等癥狀希望你正確的治療,早日康復!
2015-12-07 13: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