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開紅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括約肌松弛、胃排空障礙、黏膜抵抗力弱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9-01-02 17:09
1.食道下端括約肌松弛:正常時括約肌緊閉防反流,老年人其功能減弱易致反流。
2.胃排空功能障礙:老年人胃排空慢,胃酸刺激食道黏膜時間長,反流幾率增加。
3.食道黏膜抵抗力減弱:年齡大、組織結構改變使黏膜抗酸能力下降,易引發反流。
4.腹內壓增高:老年人腹部肌肉松弛,咳嗽、彎腰等易致腹內壓升高,促進反流。
5.不良飲食習慣:常吃辛辣、油膩食物,或進食過飽、睡前進食,易誘發反流。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成因較復雜,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診治。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帕金森的癥狀與治療,對于這個問題需要重視,關于這個問題為你解答如下:腦深部電刺激術因其微創、安全、有效,已作為手術治療的首選。帕金森病患者出現明顯療效減退或異動癥,經藥物調整不能很好的改善癥狀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對肢體震顫和肌強直的效果較好,而對中軸癥狀如姿勢步態異常、吞咽困難等功能無明顯改善。
2015-11-27 20: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帕金森的癥狀與治療,對于這個問題需要重視,關于這個問題為你解答如下: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治療:便秘的患者可增加飲水量、多進食富含纖維的食物。同時也可減少抗膽堿能藥物的劑量或服用通便藥物。
2015-11-27 20: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常見的發性慢性、漸進性變性疾病,以"運動遲緩、肌肉強直、靜止性震顫和姿勢異常"四主征為臨床特點。因首先由英國內科醫生詹母.帕金森(Jamesparkinson)于1817年描述而得名,它與通常所說的"震顫麻痹綜合癥"是一回事。本病多發生于50-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在遺傳分型中也有家族性和少年性帕森病。男性稍多于女性。發病率約占全部病人的75-80%。2、什么是帕金森綜合癥?帕金森綜合癥(Parkinsonism)也是一種神經系統慢性、漸進性變性疾病,可分為繼發性和癥狀性帕金森綜合征。繼發性帕金森綜合癥常發生于其它一些神經系統疾病(腦炎、腦血管病、腫瘤等)或毒物、藥物之后,臨床表現除了和帕金森病相同外,多伴有原發病遺留下的表現,如癲癇、偏癱、頭痛、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言語不清、體位性低血壓、癡呆等。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組。發病率約占全部病人的8%左右。癥狀性帕金森綜合癥或帕金森疊加綜合癥是其它神經系統疾病過程中的一種表現癥狀,如多系統萎縮、進行性核上性麻痹、橄欖-橋腦-小腦萎縮癥、癡呆及伴有帕金森綜合癥的大腦萎縮等疾病。發病率約占全部病人的10-15%。帕金森氏病的家庭簡易療法如下:加強康復訓練1.關節功能鍛煉。使四肢及軀干各關節盡可能保持正常活動范圍,患者可對著鏡子活動各個關節,或在家屬的幫助下鍛煉關節功能。2.呼吸功能鍛煉。即反復進行深呼吸,以鍛煉肋間肌、膈肌和輔助呼吸肌等。3.步行鍛煉。即步行時抬頭挺胸,兩眼向前看,足尖盡量提高,步距不必過大,轉方向時可分幾步轉。4.起床鍛煉。即先將身體轉向床邊一側,垂下兩腳,用臂支撐,使上身撐起并轉向床沿,然后再用另一臂的肘部支撐至正位。5.坐下起立鍛煉。坐下時,先將小腿貼住椅邊,然后彎腰,將兩手支撐于椅上慢慢坐下,坐下后再將臀部向椅內移動。起立時,先將兩手支撐椅上,將臀部移向椅邊,在兩手支撐下起立。如患者鍛煉有困難,可由家屬扶持完成。6.手部精細動作鍛煉。即練習扣鈕扣,寫字,折紙等日常生活動作。7.面部動作鍛煉。即練習吹氣、哈氣、鼓腮、努嘴、抬額、張嘴、皺眉、伸舌、擠眼等動作,以幫助面部肌肉的運動。8.語言鍛煉。即通過發音、吐字、數數等方式,鍛煉說話能力。配合食物療法現代醫學治療帕金森氏病,常采用抗膽堿藥物,但有副作用。如能配合飲食療法,不僅可緩解副作用,還有助于康復。食療方如下:1.桂圓赤豆飲。桂圓肉20克、赤豆20克、加水適量,煮赤豆至爛熟,再加適量紅糖,每日一次,可用于震顫兼貧血、心悸、多夢者。2.銀耳、枸杞、蓮子湯。銀耳20克、枸杞10克、蓮子40克,共燉至熟爛,加冰糖適量,每日一次。適用于震顫伴低熱、口干、消瘦患者。3.紅棗糯米粥。紅棗20枚、山藥60克、糯米100克,文火煮至粥稠,每日一次。適用于震顫伴便溏、納差、肢體乏力患者。早期重視預防帕金森氏病系老年人慢性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預防應在中年即進行,著重是勤用腦,勤用手,如練健身球,常寫字,玩智力玩具,常吃補腦食物(中醫認為被腎即補腦)如核桃、枸杞、魚、蝦、動物腎等。并宜節制性生活,盡量不抽煙。帕金森氏病患者三忌1.忌長期或過量服用吩噻嗪類、丁酰苯類和利血平類藥物。因這些藥物常能引起癥狀性帕金森氏病。2.忌不活動不說話。患者應盡量多活動,多練習說話,克服困難,頑強地進行康復訓練,越是不活動不說話,病情越趨嚴重。3.忌居住潮濕、郁悶的環境。因為潮濕、郁悶的環境,將會使患者的癥狀加重。
2015-11-27 09: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在疾病的早期,藥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癥狀,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藥物是左旋多巴制劑(商品名為美多巴或息寧)無機鹽、維生素、膳食纖維供給應充足。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能夠提供多種維生素,并能促進腸蠕動,防治大便秘結。患者出汗多,應注意補充水分。
2015-11-27 02: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震顫是帕金森病常見的首發癥狀,約75%病人首先出現該癥狀。震顫是由于肢體的協同肌與拈抗肌連續發生連續的節律性的收縮與松弛所致。你可以用藥物治療:在疾病的早期,藥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癥狀,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藥物是左旋多巴制劑(商品名為美多巴或息寧),自六十年代開始應用于臨床治療以來,一直到現在都是臨床上最核心的藥物。藥物必須長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療,病情則會復發。在最初幾年藥物治療效果最佳,雖然多數病人長期應用仍然有效,但在長期服用以后,病人會感到藥物有效時間縮短,有些病人會產生“劑末”現象和“開、關”波動。藥物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經過3-5年的治療后病情會變得難以控制,藥物的副作用與其療效會功過相抵,病人感到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2015-11-26 23: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