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吃粥時反酸水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飲食因素、胃部疾病、食管問題、精神因素、藥物副作用等。 1. 飲食因素:粥屬于流質食物,容易快速進入胃內,導致胃容量短時間內增加,引起胃酸分泌增多。而且如果粥里添加了過多的糖分或酸性物質,也會刺激胃酸分泌。 2. 胃部疾?。夯加形秆?、胃潰瘍等胃部疾病時,胃黏膜受損,胃的防御和消化功能下降,吃粥后容易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出現反酸水。 3. 食管問題: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或食管裂孔疝等,會使胃酸更容易反流進食管,導致吃粥時反酸。 4. 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可能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導致胃酸分泌失調,吃粥時就可能反酸水。 5.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可能損傷胃黏膜,影響胃酸分泌和胃的正常功能,進而引起反酸水。 總之,吃粥時反酸水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如果反酸水癥狀頻繁出現或較為嚴重,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胃鏡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飲食規律,保持良好的心態。
2024-12-26 19: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反酸是指酸性胃液反流到口腔的現象。正常情況下,由于食管下段存在食管-胃括約肌,其壓力比胃高。在非進食期,賁門口保持關閉狀態。其次,胃蠕動是從胃底向幽門方向進行,這樣能防止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當胃或食管出現病變,如炎癥、潰瘍、腫瘤等,胃、食管的正常功能遭到破壞,胃酸分泌增多,賁門口松弛,胃逆蠕動增多,使胃內酸性液體得以反流入口腔,患者時有口腔內冒酸水的現象。尤其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病人,胃酸分泌明顯增多,更易反酸。經常反酸,酸性胃液可破壞食管粘膜,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產生胸骨后燒灼感,即所謂的燒心。2、中醫辨證為肝胃不和,可以服用舒肝和胃丸或加味飽和丸等
2015-11-21 09: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