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今年的7月23日是夏天的大暑節氣,這說明天氣越來越熱了,在養生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什么呢?中國有句俗語為“心靜自然涼”,由此看來除了養生外還要養心。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大暑節氣養生的方法都有哪些吧。
大暑節氣需養心
大暑是炎熱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一般說來,大暑節氣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盆地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
中國民間有個說法:“夏至三庚便數伏”。意思是說夏至以后,經過三個“庚日”就入伏了。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熱死泥鰍”“大暑到,暑氣到”等諺語。大暑時節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極端的熱”。這樣的天氣會給人們的工作、生產、學習、生活各方面帶來很多影響。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因此,暑天養生的一大關鍵就是養心。中醫所說的心并非僅僅指心臟,而是包括心臟在內的整個神經系統甚至精神心理因素。。暑天炎熱,人們容易產生煩躁情緒,因此心理養生不可忽視,保持平和心態和愉悅心情,有利于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減緩新陳代謝、減輕燥熱感。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寧靜。暑天天亮得早、黑得晚,作息時間應作相應調整。可以早起晚睡。不過“晚睡”指的可不是晚上十一二點睡,而是九點以后。睡眠時間不夠,可通過午睡補充。午睡最好平躺,不要趴著。
很多人暑天堅持鍛煉身體。暑天運動量不宜過大、過于劇烈,應以運動后少許出汗為宜,以免運動量過大、出汗過多損傷心陰。
除此之外,大暑養生還應要注意4防。
大暑節氣養生需4防
防傷濕:大暑正值中伏,此時南方地區降雨不斷,空氣溫度乃全年之最。濕易傷脾,且易與暑熱相兼為患。濕熱交蒸,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不適、四肢無力、食欲不振;濕熱下注,可致腸炎、痢疾等。
防中暑:三伏天是一年當中陽氣最為旺盛之時,體溫調節功能較差的人,在高溫環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要注意不可在常時間在太陽底下暴曬,烈日當頭時不要出門,勿做劇烈運動,保證充足的睡意。
防受涼:酷暑天氣,人體毛孔開放,出汗較多,此時陽氣大泄,衛外不固,風寒之邪極易乘虛而入。因此,要防“陽暑”,也要防“陰暑”。古人講,“夏不欲窮涼”,過度貪涼可致“熱傷風”,而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
防“火”:三伏天,外濕入內,使水濕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而暑濕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祛暑化濕健脾的食物為宜,如冬瓜、黃瓜、綠豆、赤小豆、薏米等。三伏天飲食上還應注意多吃祛火的食物,如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由于天兒熱,很多人休息不好,睡眠質量不高。此時,人們往往容易讓人火氣上升,如: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在情志方面,喜為心之志,在不過度的情況下,“喜”能夠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
天氣越來越熱,降溫養生快行動起來吧。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大暑,也是夏天最熱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要如何養生保健呢?酷熱的大暑節氣里需要注意的就是補陽氣,這對我們的健康來說是很重要……詳細>>
在大暑的節氣里,養生運動都要多講究,這樣才會使我們在持續的高溫中健康度過。那么,在大暑應該怎樣養生防暑和運動呢?在這里,為大家來出出主意……詳細>>
古人比我們浪漫。他們的鐘懸掛在蒼穹中,指針是北斗,按著子丑寅卯12個地支流轉,于是秋來暑往。“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通緯·孝經援……詳細>>
肝炎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全球近5億人感染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每年因患肝炎而死亡的人數超過100萬人。我國是慢性乙型肝炎高發……詳細>>
大暑是夏至的最后一個節氣,時值每年公歷7月22~24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20°時,今年大暑具體為7月23日。“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