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傳統療法室主任醫師劉媛媛
雨水過后天氣逐漸變得潮濕悶熱,較往年早了許多。隨之而來的春分時節,氣溫可能不斷升高,萬物復蘇,各種病邪也隨之滋生。
較其他時期而言,人們更容易發生感冒流感及過敏性疾病等;或者還有可能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氣候變化幅度大是重要原因,所以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胃腸道問題,以及失眠、焦慮等情志疾病都不容忽視。向大家介紹幾種在春分時節易發生的病癥及簡易對策,可留為保健家用:
易五更晨瀉
春分本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于是陽虛的本質更易顯露出來,所以常發生“五更瀉”,又叫“雞鳴瀉”,特點是凌晨腹冷餐泄,腹痛不顯,完谷不化。
【簡易對策】
吃:舌苔白,脈沉而弱,怕冷,腰以下發涼者可吃附子理中丸或金匱腎氣丸,以溫中扶陽;平時可用干姜燉雞湯。
灸:可艾灸命門、腎俞、中脘、足三里等;隔附子餅灸以補腎溫陽散寒;
按摩:自行按摩小腹以調節氣血,更好生發陽氣。
易腹痛腹瀉
春季在五行中屬木為肝,中醫認為肝木克脾土,平素脾虛、舌苔白、好拉肚子者,更易出現腹痛腹瀉,其特點是腹痛明顯。
【簡易對策】
養生的辦法是大風天,少到戶外受風,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理中丸;春分前后,要防止腹部受涼,可采用穴位敷貼預防,尤其在春分前后;還可用艾條灸中脘、神闕、天樞等;做菜多用生姜,溫中驅寒。
易感冒流感、過敏性鼻炎咳嗽及蕁麻疹等皮膚病復發
春分時期風多、風大,氣溫不穩定,易感冒流涕、咳嗽哮喘;皮膚病患者也易復發。
【簡易對策】
宜避風,適當戶外鍛煉增強抵抗力;可采用春分節氣灸預防感冒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發作;自行艾灸曲池、合谷、足三里可預防皮膚病;灸肺俞、風池、風門可預防感冒頭痛。
易情緒不穩定、失眠、焦慮者
春季屬木歸肝,故易肝火旺盛、肝陽上亢等,出現失眠、焦慮等。
【簡易對策】
注意保持情緒平衡,避免七情太過;手指揉按太沖、合谷可調節情緒,防治精神疾患;可服用逍遙丸。
易肌肉關節疼痛者
春天易傷肝,肝主筋,致筋脈失于濡養,出現頸肩腰腿痛等。
【簡易對策】
避免肢體受寒;天氣好時,適當戶外活動伸展四肢;春分前后施行助陽驅寒的“節氣灸”,可健脾柔肝伸筋。
小貼士
醫師提醒,春分時節木旺土衰,養生記得宜疏肝火而養脾胃喔!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
在雨水節氣期間,氣溫逐漸回升,降水也開始增多。但仍常出現倒春寒,在這段節氣期間,養生重點應該放在哪里?如何做到正確養生,一起來看看吧。詳細>>
今年的2月19日是雨水節氣,雨水意味著天氣回暖,北方也停止下雪,改為降雨,同時降水量增加,此時的天氣特征是天氣仍較寒冷,同時,天氣潮濕,……詳細>>
俗話說“熱在三伏”,今年又是閏中伏,伏天長達40天。所以今年的伏天不僅僅“熱”,而且會覺得“長”。如此綿長的炎夏,如何才能健康度過呢?生……詳細>>
小寒節氣之后氣溫會變得越來越低,不僅會加重身體的壓力,同時也會受到潮濕環境的影響,千萬不能盲目的大補,應該順從氣候的變化來適當的進行調整……詳細>>
大寒節氣之后,已經進入了最寒冷的時間段,寒氣入侵身體會傷害到陽氣,所以大寒節氣之后一定要做好防寒工作,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多為身體補氣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