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心腎陽虛型
表現為水腫重在下肢或臍下,四肢清涼,心悸頭眩,小便短少,行動氣喘,舌淡少苔,脈沉細。宜食溫腎化水、利尿的藥膳。
1、苓桂術甘粥
原料:茯苓15克,白術6克,桂枝6克,冬瓜皮2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干姜6克,粳米50克。
做法:將茯苓、白術、冬瓜皮、桂枝、白芍、甘草、干姜煎汁,共煎3次,去渣取汁,與淘洗干凈的粳米共煮成粥,緩緩飲用。
功效:桂枝可溫腎通心陽,化水氣;茯苓、白術可健脾利濕;冬瓜皮利尿消腫;干姜,可溫胃以行水氣;白芍性微寒,有養肝柔肝作用;甘草可緩和桂枝、干姜的熱性。常服此粥,心衰腳腫、氣短心悸癥狀可得改善。
2、參姜雞清湯
原料:人參3克,生姜6克,雞蛋1個。
做法:將人參及生姜切碎,入鍋中,加水煎煮至150毫升,去渣再加熱至沸騰時,將蛋清加入藥液中,調勻,空腹飲用。
功效:人參大補元氣,回陽救逆;生姜溫胃散寒,助人參升發陽氣;蛋清味甘,性平偏涼,既富有營養,又可緩參、姜之熱性。常食之對于以下肢水腫為主的心腎陽虛的右心衰患者,有一定益處。
心氣虛型
表現為喘促氣短、氣急、乏力,咳聲有哮鳴音,休息后好轉,常在夜間突然氣急,不能平臥,舌質淡,脈沉細無力。宜食補益心肺、補腎納氣平喘的藥膳。
3、蛤蚧人參粥
原料:蛤蚧粉2克,人參粉2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將粳米淘洗凈后煮成米粥,待熟時加入蛤蚧粉、人參粉并攪勻,趁熱服之。
功效:人參乃補氣之王;蛤蚧可補肺氣,定喘嗽,助腎陽,益精血,對于心氣弱而引起的肺腎虛損性的喘咳,可達到補益肺腎、納氣定喘效果。
4、生脈銀耳羹
原料:人參3克(或黨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3克,銀耳(干)10克。
做法:將人參、麥冬、五味子洗凈煎汁約200毫升。將銀耳泡發去蒂,與藥汁文火燉軟爛,食用。
特點:人參補氣;麥冬氣陰雙補;五味子酸而收斂,可固肝腎之氣而不上擾于心;銀耳可潤肺防止久咳傷肺。以上諸味配合,對于以氣急咳喘為主的左心衰、氣虛、失眠、久咳、血脂高的患者最為適宜。
肝胃氣逆型
表現為嘔吐噯氣、胸脅脹滿、胃口不開、易嘆息,并伴有下肢水腫、肝脾腫大、咳喘,舌苔白,脈細。由于肝失疏泄,氣郁氣結,胃失和降所致,宜食舒肝和胃、降逆止嘔藥膳。
5、旋復降氣湯
原料:旋復花12克(包),萊菔子10克,代赭石20克,清半夏3克,陳皮3克,生姜6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代赭石先用水煎10分鐘后,將包好的旋復花和萊菔子、清半夏、陳皮入鍋中再加水,煎至500毫升,去渣取汁,最后,加入生姜,略煮后,加白糖少許即可飲用。
功效:旋復花下氣行水消痰;代赭石平肝潛陽,重鎮降逆;萊菔子降氣化痰;半夏、生姜和胃止嘔;陳皮行氣化痰。諸味配合,下氣行水;消食化痰、止嘔,對于心衰的患者,并有胃納差、惡心嘔吐者,常飲之有益。
心衰患者要少量多餐,食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質、半流質或軟飯。應限制食鹽,每日在3克以內為宜,限制水分的攝入,多吃含鉀高的水果、蔬菜,如蘋果、香蕉、橙、橘子、棗、山楂、荸薺、玉米須、魚腥草、馬齒莧、干蘑菇、菠菜、莧菜等,以保護心肌,減輕心臟負荷。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心力衰竭怎么辦呢?心力衰竭是中老年人要多注意的癥狀,所帶來的危害不言而喻。所以,如果你有心力衰竭的癥狀就要合理的進行調理,飲食就去其中最……詳細>>
對于心衰患者而言,飲食需要特別注意。其中主要包括限量鈉鹽的攝入、進行鉀的攝入、限制脂肪、限量水的攝入等等。那么,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適宜吃哪……詳細>>
咖喱為中含有的姜黃素是一種酚類抗氧化劑,有助于控制血脂和促進熱量產生,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另外,姜黃粉具有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疤……詳細>>
研究人員提醒,為防止心衰和其他慢性疾病,減少每周對油炸食品的攝取次數和數量是明智的做法。特別是遠離炸薯條、炸雞翅和其他油炸食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