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鄂菜,湖北風味,以水產為本,魚饌為主,汁濃芡亮,香鮮微辣,注重本色,菜式豐富,筵席眾多,擅長蒸、煨、炸、燒、炒等烹調方法,民間肴饌以煨湯、蒸菜、肉糕、魚丸和米制品小吃為主體,具有滾、爛、鮮、醇、香、嫩、足七美,經濟實惠。
鄂菜亦稱湖北菜。古稱楚菜、荊菜,起源于江漢平原,這從屈原在《楚辭》的“招魂”、“大招”兩篇中,記載楚宮佳宴中有20多個楚地名食--為國內有文字記載最早的宮廷筵席菜單以及隨州曾侯乙墓中曾出土的一百多件春秋戰國時期飲食器具,可知鄂菜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時稱“楚菜”),經漢魏唐宋漸進發展,成熟于明清時期,1983年躋身中國十大菜系之列。
傳統鄂菜以江漢平原為中心,由武漢、荊州和黃州三種地方風味菜組成,包括荊南、襄鄖、鄂州和漢沔四大流派。側重蒸、煨、炸、燒、炒;特點是汁濃、芡稠、口重、味純,具有樸素的民間特色。 鄂菜地域特色分明。其中荊南風味包括宜昌、荊沙、洪湖等地,由于這一帶河流縱橫,湖泊交錯,水產資源極為豐富,故擅長制作各種水產菜,尤其對各種小水產的烹調更為拿手。講究雞、鴨、魚、肉的合烹,肉糕、魚圓的制作有其獨到之處。口感翔實又經濟實惠的湖北菜,更適于在家中做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學學8款在家就能做的湖北名菜吧。
東坡肉
主料:豬五花肉 850克 生姜 100克 大蔥 80克 香蔥 80克 醬油 25克 紹興黃酒 300ml 冰糖 45克 八角 3枚
做法:
1、鍋上火注入開水放入蔥姜煮5分鐘,下入大塊的五花肉煮熟。
2、砂鍋內放入八角鋪好香蔥和大蔥。
3、把切好的姜片均勻的鋪在蔥上面。
4、五花肉煮熟撈出晾涼。
5、把煮熟的五花肉用刀切成均勻的大塊,850克肉切成10-11塊即可,把五花肉的皮朝下,要緊密的碼放到砂鍋里。
6、在肉面上先撒上冰糖,然后倒入適量的醬油,可按自己口味咸淡喜好放就行,最后注入黃酒。(黃酒八分滿即可,切不可往里加水)蓋上砂鍋蓋大火燒開。
7、鍋開后,打開鍋蓋撇去浮沫。改用炆火開始慢燉,以不溢出湯面。將近冒小水泡為準,大約燉兩小時便可出鍋。
8、把用砂鍋燉好的肉,移放到燉盅里,這次要求肉的皮面朝上擺放,仍是緊密的碼放好。蓋好燉盅的蓋子,上籠再蒸一小時。肉蒸一小時后出鍋。放入墊盤中。
9、把砂鍋中剩余的湯汁潷出,撇去浮油備用,炒勺上火,往鍋中倒入燉肉時的原汁,汁燒開后用水淀粉勾薄芡。撒上香蔥粒,然后均勻的澆在肉上便可上桌食用。
${FDPageBreak}
沔陽三蒸
原料:五花肉,草魚,粳米,青菜(根據季節不同,口味不同,自由調配),鹽、醬、紅腐乳汁、姜末、紹酒、雞精、白糖、桂皮、丁香、八角各適量
做法:
1、粳米洗凈控干,放入炒鍋,在微火上炒三分鐘,微黃時,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鐘出鍋,磨成魚子大小的粉粒。
2、將五花肉和草魚切成長5厘米見方的厚片,用布搌干水分,加精鹽、醬油、紅腐乳汁、姜末、紹酒、雞精、白糖,一起拌勻,腌漬十分鐘。 3、將青菜(可選莧菜、芋頭、豆角、南瓜、蘿卜、同蒿、藕)等洗凈切段,或切塊,和魚、肉一起拌上五香米粉,與米飯入一甑蒸,蒸具是杉木小桶。
4、米飯放在最下面,蔬菜均勻鋪在其上,魚塊、肉片又次第放于蔬菜上。蓋緊甑蓋,旺火蒸40分鐘左右。
天沔滑魚
原料:草魚一條500克,姜、醋、料酒、淀粉、豆芽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草魚切片備用,將豆芽焯水后臥在碗底。
2、鍋內加水,放姜末燒開,加入醋和料酒。倒入調好的水淀粉,燒開,入魚片,稍加攪動,湯開,關火。滑魚的汁水澆在豆芽上。魚裝碗,撒蔥花。
茄汁桂魚
主料:桂魚2000克
配料:雞蛋3個
調料:色拉油、鹽、糖、番茄醬、白醋、清湯、生粉、面粉、味精各適量
做法:
1、桂魚宰殺去骨,洗凈后取凈肉待用。
2、把冬筍、香菇、火腿切細絲,焯水、拌味待用。
3、用雞蛋、面粉、生粉、鹽、味精調成蛋糊待用。
4、把凈桂魚改菊花刀,裹上蛋糊,放入七成熱的油中炸成金黃色,撈出。
5、鍋中入番茄醬、鹽、糖、清湯、白醋調成茄汁醬收芡,放入炸好的魚卷翻炒,淋明油炒,起鍋裝盤。
煎蝦餅
主料:蝦仁200克
輔料:雞蛋50克,淀粉(蠶豆)25克
調料:小蔥5克,姜5克,花椒3克,鹽1克,椒鹽3克,味精3克,豬油(煉制)30克,黃酒15克
做法:
1、蝦仁洗凈控干水分,用精鹽、味精、黃酒浸上味;
2、雞蛋、濕淀粉調勻成雞蛋糊;
3、將入味的蝦仁放入蛋糊內拌勻;
4、炒鍋放火上,加入熟豬油,燒三四成熱,將拌好的蝦仁在油鍋內攤成圓盤形,用中火煎制,顏色稍黃時,翻身煎另一面,透黃色時,再翻個身;
5、再把蔥絲、姜絲和花椒拌在一起,撒在蝦餅上,炸出香味;
6、潷出余油,蝦盛在盤里,用勺在蝦餅上按成金錢花紋,帶花椒鹽上桌即成。
${FDPageBreak}
芙蓉雞片
主料:雞胸肉400克,蛋清2個,油菜200克,青椒100克,香菇100克,蔥10克,姜10克,料酒5克,雞精5克,鹽5克,植物油10克,濕淀粉10克,雞湯200克
做法:
1、青椒切塊,泡發的香菇切丁備用。雞肉洗凈,剁成泥,加鹽,雞精,熟植物油,蛋清。調至均勻,靜止10分鐘。
2、鍋中燒水,加鹽放入油菜焯燙一下,撈出備用。
3、再放入香菇焯燙一下,撈出備用.
4、鍋中倒油燒熱,放入調好的雞肉泥,待其定性后盛出。在盤中擺入燙好的油菜備用。
5、鍋中放少量油,放入蔥姜,料酒,雞精,鹽,雞湯,大火燒開。
6、倒入香菇,青椒和雞肉,鹽,翻炒均勻。用濕淀粉勾芡,盛出裝盤即可。
千張肉
原料:帶皮五花肉、姜蔥、料酒、鹽、酸菜。
做法:
1、做千張肉要選擇大塊的帶皮五花肉,至少要有七八厘米的寬度,把五花肉放沸水里,加姜蔥、料酒、鹽少許煮至七八層熟撈出稍放涼,在肉的表層均勻的抹上一層蜂蜜。
2、鍋上火放油適量,油五層熱時把抹過蜂蜜的五花肉下鍋走紅,走紅是個技術活,關鍵是火力的控制,因為蜂蜜比較搶火,稍不注意油溫過高就會使肉面漆黑,影響成菜的效果,尤其是肉皮部份要多加注意。
3、待整塊肉均勻的上好色后,撈出放涼切成大薄片整齊的鋪在碗底。咸燒白是抹醬油或糖色上色的,但我覺得上色效果不如抹蜂蜜紅亮,麥芽糖上色效果應該也不錯,還沒試過,以后試試麥芽糖上色效果如何。
4、千張肉打底料是用的梅菜干,我們叫做干腌菜。取干腌菜適量用水浸泡清洗干凈,擠干多余的水份,鍋上火油熱后,下干腌菜小炒一會,加白糖、醬油、鹽調色調味,定好味后加小量水煮。待水收干,把炒好的干腌菜鋪在肉上,上籠大火蒸40分鐘左右,千張肉就做好了。
八寶海參
主料:海參(水浸)400克
輔料:火腿25克,牛蹄筋(泡發)50克,雞肉25克,冬筍25克,蝦米15克,淀粉(蠶豆)5克,香菇(鮮)5克,蓮子25克,荸薺50克
調料:鹽3克,小蔥5克,姜1克,味精2克,雞油50克,豬油(煉制)60克
做法:
1、海參用清水洗凈,去雜質,切成花紋參條;
2、冬筍去殼、老根,洗凈,切成片;
3、 熟火腿切片;
4、雞肉洗凈,煮熟,切成片;
5、蹄筋洗凈,切成細條;
6、荸薺去殼,削皮切丁;
7、蓮子蒸熟,去心;
8、炒鍋置中火上,放入熟豬油燒熱,投入蔥白段、姜末、將海參下鍋稍炒,烹入雞湯10毫升,起鍋平碼在碗底;
9、將雞湯、香菇、火腿等原料燴熟,倒在海參上蒸1小時潷汁碼盤;
10、原炒鍋仍置旺火上,下蒸汁、熟豬油、味精、精鹽熟燒,用濕淀粉勾芡,淋入雞油,起鍋澆在海參上即成。
(責任編輯:徐茜茜 )
文章關鍵詞:
鄂菜,湖北風味,以水產為本,魚饌為主,汁濃芡亮,香鮮微辣,注重本色,菜式豐富,筵席眾多,擅長蒸、煨、炸、燒、炒等烹調方法,民間肴饌以煨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