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秋季快訊:“三養”食物防感冒
到了每年的秋季時節,由于早晚氣溫變化甚大,氣候干燥,空氣中缺乏水分,故稱秋燥,往往容易引起燥咳,甚至可使老年人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燥咳之癥常表現為干咳不止,無痰或少痰,難咯出,痰中帶血絲,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癢、聲音嘶啞、舌紅少津等癥狀。現介紹幾則食療便方,對秋天燥咳、急慢性支氣管炎、感冒引起的咳嗽,都有較好的療效。
1.杏仁燉雪梨:取甜杏仁15g,去皮打碎,雪梨一只去皮切片,同入碗內,加冰糖20g,放水適量,然后置鍋內加蓋隔水燉煮約1小時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1次,連服3~5天。
2.川貝燉雪梨:取雪梨1只洗凈,橫斷切開,去核后放入川貝末6g,然后將兩半拼擾,用牙簽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g,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1次,連服3~5日即可。
3.雪梨白藕汁:雪梨洗凈,去皮、核,白藕去節,等量切碎,絞榨取汁,代茶飲用,次數不限。
4.白蜜蘿卜汁:白蘿卜適量,洗凈去皮,切碎,以清潔布包好絞榨取汁,每取50ml,加白蜂蜜20ml,調勻后服,1日3次。
5.貝母冰糖汁:川貝母15g研末,冰糖20g,同放碗內,加水150ml,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早晚各服1次。
6.銀耳燉冰糖:取銀耳5g,漂洗后用冷開水浸泡1小時,撕碎,加入冰糖30g燉熟后,每晚睡前服用。
7.鴨梨粥:取鴨梨3個,大米50g,先將鴨梨洗凈,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除去梨渣后,再加入米粥趁熱食用,有潤肺、清心、降火之功效,可治肺熱咳嗽。
8.百合杏仁粥:鮮百合50g(干品30g),杏仁10g去皮,打碎,粳米50g,同煮為稀粥,調白蜜適量溫食,1日3次。
9.玄參麥冬粥:玄參、麥冬各30g,煎湯取汁備用,以粳米50g煮粥,熟后兌入藥汁令沸,調蜂蜜食用,1日1次。
10.蔗漿粥:新鮮甘蔗500g,去皮榨汁備用,以粳米50g煮粥,熟后兌入蔗漿汁50ml,再煮沸1次,調勻即可食用。
${FDPageBreak}
秋季天氣變化異常,容易患感冒。下列“九飲”能增強人體抵御“外邪”的能力,晚上睡覺前飲用,可以有效地預防感冒的發生。
1.蔥白飲:大蔥白100克,切碎煎湯,趁熱飲。
2.姜茶飲:生姜10片,茶葉7克,煎湯,趁熱飲。
3.菜根飲:大白菜鮮根200克,切片煎湯,趁熱飲。
4.姜棗飲:生姜5片,大棗10枚,煎湯,趁熱飲。
5.蘿卜飲:蘿卜適量,切片煎湯,加食醋少許,趁熱飲。
6.三辣飲:大蒜、蔥白、生姜各適量,煎湯,趁熱飲。
7.姜糖飲:鮮姜末3克、紅糖(或白糖)3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8.桔皮飲:鮮桔皮50克,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
9.菊花飲:菊花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秋天寶寶如果總是便秘,等到了冬天就會反復地感冒,這種邏輯聽起來似乎有些不著調,但是中醫專家提醒家長們,如果不想在入冬以后隔三岔五地帶著孩……詳細>>
有的孩子經常“感冒”,出現發熱、咳嗽、流涕、咽喉腫痛等癥狀,這可能是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認為,這是孩子先天不足,后天失調,脾失健運所致,……詳細>>
秋季開始,“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 也開始“流行”起來。秋季感冒吃什么好?爭對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我們有不同的飲食療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