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為了讓消費者知道產品的品質和內涵,各國都制定了相關法律,要求加工食品在包裝上寫明產品信息,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然而,消費者真的對信息買賬嗎?真的愿意行使自己的知情權嗎?
調查表明,絕大多數消費者根本不看包裝上的產品品質信息。關注配料表和營養信息的比例不足20%,而其中表示能夠看懂的還不到四分之一。
消費者問我應當如何選擇產品時,我通常會告訴他們,要具體細看配料信息和營養素含量信息。然而,大部分人都很不耐煩地說:我們看不懂這些。你就告訴我們該買哪個牌子好了。
可是,每個牌子都有極多的產品系列,每個產品的檔次和配料都不同,營養價值和適合人群也不同。僅僅知道牌子,對于選購食品幫助不大。而隨著食品法規的不斷正規化、嚴格化,看標簽選食品,才是保障自己權利的不二法門。
那么,食品標簽應當如何讀呢?不妨按以下項目逐一細看。
脂肪少于多少才算低脂?要達到多少含鈣量才能算高鈣食物?面對市場上各種標著營養標簽的食品,到底如何選擇?對于大多數主婦而言,她們在超市選購食品時,常常會以口味、價格等因素來衡量和挑選食品,很少人會看食品外包裝上的營養標簽,更不知道如何根據食品標簽來選擇食品。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營養專家提醒,如果你想了解食品的原料真相,挑選健康食品,就應該學會看食品標簽,并養成看食品標簽的習慣。
1.純天然
別傻了,純天然并不是指全都是天然食品。只要食品沒有添加人工色素、人造香精或者合成物質,食品生產廠家都是可以使用“純天然”這個標簽,但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對此根本就沒有定義。
還有演繹的空間。
標明“純天然”的食品可能含有防腐劑或者在生雞中加入鹽。“一些純天然的產品可能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但生產者狡辯這是從玉米中提煉出來的,是健康的,” 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的訴訟部主任斯蒂芬·加德納說,“其實他們說的不是真的。”
2.多種谷物
當選購健康的面包或者餅干時,找找看“全谷物”或者“100%全麥”。這不足以說明“多種谷物”是“全谷物”。
全谷物(包括玉米、糙米和燕麥),比起經過提煉的谷類富含更多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谷物經過提煉后,最健康的部分被去掉了。
不要被顏色所左右:一些暗色面包或者餅干中添加了焦糖色,還沒有精制白面包健康呢。
3.未添加蔗糖
如果你很介意熱量和脂肪(可能因為你是糖尿病患者或者在預防糖尿病),你可能會把未添加蔗糖的食品放入你的購物車中。
包括水果、牛奶、谷類食品和蔬菜在內的食品本來就富含糖,所以即便不加糖,也不意味著它們就無糖。而且未添加蔗糖的產品可能會添加像麥芽糖糊精之類的成分,這是一種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可能是單糖或者更為復雜的淀粉——會使血糖升高。未添加蔗糖的食品不表示產品是零卡路里或者零碳水化合物。
4.無糖
無糖不意味著產品比有糖的同類產品卡路里低,也許反而更高。(雖然食品生產者應該告訴你一件食品是否是低卡路里。)每份無糖食品的含糖量低于0.5g,但是還是有其他來源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
這些食品通常含有糖醇,低卡(大體上每克的熱量是2卡路里,同等重量的糖是4卡路里)。常見的糖醇有甘露醇、木糖醇和山梨糖。
糖醇可能導致腹瀉,所以一次不要攝入過多。
5.零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對心臟有害,理想的攝入量應該是零。但是很多標明沒有反式脂肪的食品其實還是有的,只不過每份的含量低于0.5g。
“即使聲稱是零反式脂肪的食品,事實上的含量也不可能是零,”加德納先生說,“如果消費者食用了兩份這樣的食品,實際上攝入的反式脂肪含量就不低了。”
如果食品的成分列表出現了氫化油或者酥松油脂的話,那么這個食品是添加了反式脂肪的。
6.加強免疫力
如果這個產品含有維生素的話,食品生產者就會使用諸如“免疫配方”、“加強免疫系統”之類的詞。這些詞匯有時被用來給食品帶來健康氣息,不管是否真的如此。
大體上來說,食品公司在打擦邊球。如果他們生產藥品,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會進行密集的調查。
在2008年,生產維生素產品Airborne的食品公司同意用2330萬美元和解一項集體訴訟。產品標簽上說Airborne 有“增進免疫系統”和預防感冒的功效,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
7.散養
雖然有些食品標簽上會說這是“散養雞”(土雞、柴雞),但你不要以為這只雞真的是在農場里奔跑。
美國農業部對“散養”有過定義,但對數量、周期和戶外條件沒有要求。
營養專家邦妮·陶布-迪克斯說,“感覺這些雞在田地上跑,但是真實的意思是它們在戶外呆著。”
8.零脂肪
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誤導標簽。當人們意識到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危害后,食品公司的注意力全都轉移到零脂肪食品上。問題是這些食品的熱量其實與全脂食品是一樣的。
陶布-迪克斯說,“因為標簽上寫的是無脂肪,但不意味著你不攝取熱量。食品可能確實沒有脂肪,但可能添加了糖,無糖產品可能添加脂肪。”
所以,要對比脫脂食品熱量與全脂同類食品的熱量。
9.低脂
食品公司會標榜如橄欖油一類的產品脂肪含量低,但使用這個詞匯形容味道而不是成分。
“味道可能淡一些,但是你一點熱量也沒少吃,” 陶布-迪克斯說,“低脂這個詞迷惑了消費者,了解營養事實非常重要。”
低脂食品的脂肪含量是全脂食品的一半。
10.不含麥麩
麥麩是谷物中的一種蛋白質,對乳糜瀉患者和麩質不耐受癥患者有很大危害。
無麥麩食品很常見,對于麩質不耐受癥患者來說,食用不含麥麩食品非常有益。而對一般人來說,吃這些東西沒什么好處。事實上,不含麥麩的食品比含麥麩食品的纖維更少。
陶布-迪克斯說:“除非你有代謝方面的問題,否則不含麥麩的食品不會讓你減輕體重,也沒有十分必要的好處。”
11.真正水果
聲稱由真正水果制成的產品可能沒有包裝上那么多水果,或者不含有外包裝圖片上顯示的水果。
根據美國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的要求,食品公司必須列出所含營養物質的含量,比如脂肪和膽固醇,但是不用表明所占總重量的百分比,比如水果和谷物。
2012年,一位來自加州的女性領導了針對Fruit Roll-Ups的集體訴訟。Fruit Roll-Ups的產品含有濃縮梨汁,有草莓香味,但沒有草莓。
12.輕甜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對“低糖”、“不添加糖”和“無糖”有詳細的規定,食品公司有時會用營銷術語加以修改。
比如“輕甜”這個詞,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根本沒有定義。
根據美國公共利益科學中心2010年的報告,“Kellogg’s公司的迷你小麥餅干所謂的‘輕微甜度’應該由聯邦法律來規定,而不是食品公司的營銷總裁。”
13.零膽固醇
零膽固醇字面上的意義是沒有膽固醇。零膽固醇的食品膽固醇含量要低于2毫克,低膽固醇食品的膽固醇含量要低于20毫克。低膽固醇食品的膽固醇含量要至少要比普通食品的膽固醇含量低25%。
膽固醇由肝臟制成,所以只有動物食品,如肉、奶、蛋和黃油中含膽固醇。如果植物性食品,比如玉米油,吹噓其零膽固醇,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因為植物油里本不含膽固醇。
14.有機
有機食品曾經等同于“純天然”食品,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食品擁有美國農業部頒發的有機標簽的話,95%以上的成分在種植過程中必須是不噴灑農藥和化肥的。
如果標明“含有有機成分”的話,至少70%的成分要符合上述標準。
有機不等于健康。實際上,它可能沒什么意義。有機食品可能依舊含有脂肪、熱量和糖。陶布-迪克斯說,“食品公司愿意加上有吸引力的標簽,讓消費者認為這個東西是健康的。”
15.2%牛奶
2%牛奶聽起來感覺不錯——含量超低!大多數人不明白的是其實全脂奶只含有3.25%的脂肪。
2%牛奶比普通牛奶的脂肪含量低一些,但沒低多少。這不是學術意義上的低脂,只有1%脂肪含量的牛奶和脫脂牛奶才是。
之所以說2%牛奶是低脂產品,因為它比普通牛奶的脂肪含量低25%。美國心臟協會和其他營養專家推薦成人選擇1%牛奶和脫脂牛奶。
16.歐米加-3 脂肪酸
歐米加-3 脂肪酸有三種主要形態: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和α-亞麻酸(ALA)。ALA是否能像EPA和DHA對心臟健康有益尚待論證。
一些食品的ALA含量高于EPA和DHA,比如亞麻籽。如果雞飼料中含有亞麻籽或者魚油的話,那雞蛋中可能含有歐米加-3 脂肪酸,但不要期望有益心臟健康,其膽固醇和脂肪含量也不少。
加德納說,“如果你在尋找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品,多吃魚類和海藻類食品。很多食品為了貼上歐米伽-3脂肪酸的標簽,會加入亞麻籽。”
推薦閱讀:
現在很多食品都打著健康食品的旗號,讓很多人受到了誤導。在日常常見的食品當中,哪些是偽健康食品呢?今天就為大家掀開5種偽健康食品,讓大家看到它們的真面目。
凡在包裝上寫著“低脂”“高纖維”“多谷物”“天然”等字樣的食品,你在扔進購物車之前最好認真看看配料表。會發現許多食品其實是打著“健康”的幌子,由充滿想象力的營銷手法包裝出來的。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你是否會看食品標簽呢?在超市購買食物的食物的時候都會有食品標簽,你除了看生產日期外還會關注其他內容嗎?在這里,小編要告訴你食品標簽所體現……詳細>>
必備的年貨包括各式的糖果,糕點,柴鹽醬醋等食物,但是面對每天我們吃進肚子里的食物,你又了解多少?有多少次,你在超市里被食品包裝上高深莫測……詳細>>
現在人們的保健意識越來越強烈,特別注重于飲食健康和衛生。然而,市面上的健康食品五花八門,有的是偽健康食品,雖然口感較好,但營養價值極低且……詳細>>
飲食和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如果不能在飲食上把控住自己,經常吃一些不好的食物,就會讓自己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說起垃圾食品,很多人第一反應就……詳細>>
最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群關注于飲食安全。若想要吃得健康,必須保證食材新鮮,這樣才能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維持全身各個器官正常運轉。然而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