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暑假時不少少年兒童都很忙,要上暑期學習班,要不就外出旅游或去公園玩耍,最大的特點是動不動就滿身大汗。過分出汗和經常性地滿頭大汗,中醫認為是肺衛不固、營衛不和,或暑傷津氣、濕熱蘊蒸、陰虛火旺、氣陰虧虛,甚至陽脫所致。
中醫認為調理上宜健脾益氣、固表止汗,黃芪牡蠣浮小麥煲豬瘦肉有此功效,為很好的藥膳湯飲,特別對夜眠濕衣、臉色蒼白無華、食少倦怠的兒童有效。
材料:黃芪、浮小麥各20克、牡蠣10克(中藥店有售),豬瘦肉60克、生姜1片。
烹制:藥材稍浸泡用煲湯袋裝好;豬瘦肉洗凈,切小塊。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1000毫升(約4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進飲時方下鹽,為1少兒1日量,分2次進飲。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桑寄生為南方有名的地道藥材,因而又名為“廣寄生”。它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被列為上品。它有養血滋肝腎、祛風濕健筋骨,以及安胎豐胸的功效,……詳細>>
冬日宜進補。進補的食材和藥材除了性味平和和功效滋補外,可適時、適當選取一些溫補的禽畜肉類和藥材,如牛肉、羊肉、驢肉、鴕鳥肉和人參、鹿茸、……詳細>>
冬日將至,有些老年人常感到乏力、惡寒、氣短。中醫認為紅皮花生衣有很高的補益功效,它性平味淡,有益血補血之功。詳細>>
每逢節假日前我們都提醒街坊們要消食、開胃,秋日時的調理與春夏時不一樣,暑氣漸去,秋意漸到時則要以健脾胃為主,今日靚湯宜中藥黃芪煲牛肚。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