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春季不僅是個容易犯困的季節,還有很多人都會有這種現象,就是總是感覺頭重重的、暈沉沉的,總感覺渾身乏力,并且早晨起床后,雙眼還總是輕微的水腫,這些癥狀均表明你可能被濕氣“纏身”了。濕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所謂“濕邪入體,則生百病”,濕邪如今我們叫它濕氣,它常會盯上陰氣旺盛的物體,一但入侵成功,它就會在里面大放招術,讓你頑疾纏身,以后就難有舒服的日子過了!
雖說濕氣難除,但方法還是有的。那么該如何祛濕?
不長期處在潮濕的環境
體內濕氣增加,出了不愛鍛煉、身體中產生的濕氣之外,環境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如果長期處在一個潮濕、陰冷的環境,那么外界的濕氣就會很容易入侵到我們的體內。去濕氣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就是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不直接睡在地板上,特別是夏天的時候;陰雨天氣減少外出的次數和時間;日常穿衣服、蓋被子等等一定要選擇曬干的,而不能夠穿潮濕的衣物;洗完澡或者淋濕之后要立即擦干水分;臥室多開窗,令空氣流通。
增加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于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因為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愿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濕熱病癥。
注意飲食
1、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關系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量、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在烹調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最好加入蔥、姜,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2、少鹽,調味料祛濕
如果體內攝取了過度的食鹽,那么很容易引起水腫,并且體內濕氣增加。所以日常飲食最好不要放太多的食鹽,這樣有助于腎臟排水、去濕氣。姜、蔥、蒜不僅是家里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身體中寒氣、濕氣比較大,那么一碗滾燙、熱辣的姜瀾能夠快速的令身體暖和起來,用姜湯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并且迅速發汗排除體內多余的濕氣。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后,病癥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于淋雨后預防感冒。
3、祛濕的食物推薦:
[食材]薏仁、赤小豆、芡實各1把,馬齒莧、淡竹葉和槐米各適量。
[制法]生薏仁要先炒一炒,去除寒性。芡實和赤小豆難煮,提前用水泡一泡。全部食材一起入鍋中加水熬煮,待赤小豆爆裂爛熟,去渣代茶飲用
[功效]薏仁和赤小豆是祛濕黃金組合,利水滲濕;芡實和槐米健脾祛濕,脾主運水,脾虛則濕氣重。馬齒莧可去濕疹皮膚瘙癢、清熱解毒消腫等作用,對于女性一些痘痘有很好的消腫作用。其余的都是清熱解毒的材料,搭配使用祛濕效果好。
注意:食療要每天食用3劑,效果方能好,日常注意不要吃油脂多的食物,方能更好的祛濕氣,最后告訴大家如果熬煮比較麻煩,可沖袋泡茶。
祛濕的茶飲偏方推薦
1:選擇佩蘭(蘭花草)2克、陳皮3克、藿香2克,先后加入茶壺中,然后緩緩的加入熱水,當茶飲用,每天喝上一小杯,對于化濕、降火是很有好處的。
2:白扁豆花、厚樸花各備上1克,然后若身體濕寒較重,那么就加點金銀花配伍,能有效的降氣、健脾、祛濕熱。而如果濕寒之氣重,那么選擇茉莉花便是極好的。
小貼士:
經常汗蒸是輔助濕氣排出的有效方法,能使得身體的溫度不斷升高,能促進肌膚毛孔的打開,從而增強身體的新陳代謝機制。另外,如果體內的濕氣實在太重,選擇拔火罐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無論是汗蒸和拔火罐,一定要講究方法,也勿要過于頻繁。
(責任編輯:詹遠 )
春季氣候潮濕、陰冷且多變。在這個季節,做一些祛濕靚湯,祛除體內多余濕氣,養護脾胃功能。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四款春季祛濕靚湯,為家人學起來吧。詳細>>
自進入春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濕氣的困擾,主要表現在讓人覺得困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欲、手腳冰冷,特別是我們南方吃春季尤為的嚴重。想……詳細>>
春季氣候變化大,雨水頻繁,不少老年人容易出現渾身無力,食欲差不想吃東西,并且排大便秘不暢的情況,其實這是濕氣重的表現。老人濕氣重不容忽視……詳細>>
人體內濕氣重會帶來很多不適的癥狀,尤其是氣候潮濕的南方,更加需要注重祛濕。祛濕有哪些好方法呢?有很多的食物和湯品都具有祛濕的作用,并且這……詳細>>
雨水一多,空氣也比較潮濕。在潮濕的環境中,濕氣很容易侵入人的體內。體內濕氣重讓人容易疲勞、沒胃口,這個時候就需要祛濕。有句古話叫:“千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