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退休后更易得高血壓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
在我們身邊,一些表面看上去臉色紅潤、身體健康的老人,突然中風癱瘓乃至猝死的事例并不少見。這些例子大多與老年性高血壓有關。老年人動脈硬化程度高,退休后尤其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當長期不走動,否則患高血壓以及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退休后為啥更易患高血壓?
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高血壓比例超過50%,為何老人一過退休年齡高血壓就如此猖獗呢?老年性高血壓的原因很復雜,分析起來主要有三點:首先是中青年時期高血壓病史的延續;其次是伴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動脈硬化。另外,與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習慣的改變也有密切關系。
還有一些老年人退休之后,容易產生失落感,甚至還有焦慮、煩躁、失眠、多夢等癥狀,尤其是在領導崗位退休的人,心理落差大,這也是老年性高血壓的重要原因。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
1、老年高血壓以收縮壓升高為主,壓差比較大。這是因為,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變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統,動脈硬化明顯,幾乎成了無彈性的管道。心臟射血時主動脈不能完全膨脹,動脈內驟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緩沖,導致收縮期血壓增高,而舒張壓相對較低,導致脈壓差增大。
2、老年高血壓的血壓波動比較大,一天之內忽高忽低,特別是收縮壓。這主要是因為老年患者血管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退所造成的。因此在降壓藥物治療期間不能以1次測量結果來衡量血壓是否正常,每天至少測2次,且隨時不舒服隨時測量,隨時調整用藥量。
3、老年由于動脈硬化容易出現假性高血壓現象,這類高血壓患者對降壓藥物的耐受較差,更易導致嚴重不良反應和嚴重的并發癥,應注意鑒別。假性高血壓的發生率并不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因此,對于周圍動脈很硬、血壓又很高、但不耐受降壓治療、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時會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如果未發現有明顯的腦、心、腎等重要器官損傷的表現,應考慮假性高血壓的可能。
4、病程長,并發癥較多老年高血壓患者由于血管功能失調、動脈粥樣硬化、心臟負荷增加及心功能下降,臨床并發癥較多且嚴重,如冠心病、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不僅治療棘手,預后也較年輕人差。
5、多數患者對降壓藥物敏感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降壓藥敏感,進行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時初始劑量、增加劑量比年輕高血壓患者小,間隔給藥時間比年輕高血壓患者長。
6、出現晨峰高血壓現象晨峰高血壓是指血壓從深夜的低谷水平逐漸上升,在凌晨清醒后的一段時間內迅速達到較高水平。常用的晨峰高血壓計算方法為清晨06:00~10:00血壓最高值和夜間血壓均值之差,若收縮壓晨峰值≥55毫米汞柱,即為異常升高,有些老年高血壓患者收縮壓晨峰值可高達70~80毫米汞柱。
7、老年人神經系統功能較低,更易發生藥物治療時的抑郁癥,因此應避免選擇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抗高血壓藥物,如可樂定、甲基多巴等。對有抑郁傾向的患者,脂溶性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可以通過血腦屏障)也應慎用。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低血壓患者適宜吃哪些食物?
2024-10-21“老人環”是否提示患有動脈硬化?
2024-10-21心力衰竭有哪些手術治療方式
2024-10-21哪里治療高血壓比較好?
2024-10-21單臍動脈會不會因為某些原因產生
2024-10-21哪里治療竇性心動過速比較好?
2024-10-21冠心病病人怎樣進行合理的營養配餐
2024-10-21血壓低應如何有效調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