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新穎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藥物性肝內淤膽癥的發生與多種藥物有關。患者可能出現黃疸、皮膚瘙癢等癥狀,嚴重時可影響肝臟功能。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常見的致病藥物包括氯丙嗪、甾體避孕藥、甲睪酮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5-10-15 07:09
1.抗瘧藥:如伯氨喹,可能引起急性溶血,導致藥物性肝內淤膽癥。
2.解熱鎮痛藥:撲熱息痛這類藥物可致肝細胞毒性損害。
3.避孕藥:像甾體避孕藥,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的膽汁淤積。
4.降糖藥:磺胺丁脲等有導致藥物性肝內淤膽癥的風險。
5.精神類藥物:氯丙嗪等可引起膽汁排泄異常,誘發該病。
6.雄激素類藥物:甲睪酮等也可能造成藥物性肝內淤膽癥。
總之,使用藥物時應遵循醫囑,注意觀察身體反應,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藥物性肝內淤膽癥的病因是藥物引起的肝內淤膽,藥物可影響膽紅素代謝的各個環節,如部分藥物可引起急性溶血、可致肝細胞毒性損害、可引起過敏反應的膽汁淤積,均為本病之病因。
2015-09-30 1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