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不舒服、想吐吐不出、腹部感覺異常以及喘不過氣,可能由飲食不當、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病、胃腸神經官能癥等引起。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4-10-09 12:19
1. 飲食不當:若長期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或偏好油膩辛辣食物,會加重胃腸負擔,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應調整飲食結構,規律進食,清淡飲食。
2. 胃炎:胃黏膜的炎癥,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等導致。可出現上腹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需明確病因,對癥治療,如使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等藥物。
3. 胃潰瘍: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潰瘍。常有周期性上腹痛、餐后加重等表現。治療包括抑酸藥如蘭索拉唑,胃黏膜保護劑如枸櫞酸鉍鉀等。
4. 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燒心、反酸等癥狀。可使用莫沙必利促進胃腸蠕動,雷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
5. 胃腸神經官能癥:多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如焦慮、抑郁等。除了調整心態,還可服用谷維素調節神經功能。
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胃鏡、幽門螺桿菌檢測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保持心情舒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