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子奇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子宮后方出現深約 16 毫米液性暗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與盆腔炎、異位妊娠、卵巢囊腫破裂、子宮內膜癌等病理性因素有關。 1.生理性:女性在排卵期、月經期,盆腔內可能會有少量積液,一般無明顯癥狀,積液可自行吸收。 2.盆腔炎:盆腔炎癥刺激導致滲出液增多,可伴有下腹疼痛、發熱、白帶異常等癥狀。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 3.異位妊娠:孕囊破裂出血積聚在子宮后方,常有停經、腹痛、陰道流血等表現。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甲氨蝶呤)和手術治療。 4.卵巢囊腫破裂:囊腫內液體流出,引起盆腔積液。常有突發的下腹劇痛。多需手術治療。 5.子宮內膜癌:癌組織壞死滲出,可出現這種情況。常有不規則陰道出血、排液等。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 發現子宮后方有液性暗區,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明確原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2024-09-27 02:2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子宮頸炎癥? 子宮頸是阻止病原體進入子宮腔的一個重要防線,可因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而發生炎癥。子宮頸炎癥是生育年齡婦女的常見病,有急性和慢性兩種,其中以慢性宮頸炎多見。由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后發生。若子宮頸管黏膜炎癥得不到及時徹底治療,可引起上生殖道炎癥。因子宮頸陰道部鱗狀上皮與陰道鱗狀上皮相延續,陰道炎癥可引起子宮頸陰道部炎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