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建磊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急性腸胃炎多因飲食不潔、細菌或病毒感染等引起。治療上需用藥緩解癥狀,飲食上也要合理調整。用藥包括抗生素、止瀉藥、止痛藥等。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 1.疾病原理:急性腸胃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癥,常見誘因有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以及飲食不當、藥物刺激等。炎癥刺激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出現腹瀉、腹痛、頭痛等癥狀。 2.藥物治療: 抗生素:如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用于細菌感染引起的腸胃炎。 止瀉藥:蒙脫石散能吸附腸道毒素,減少腹瀉次數。 腸道菌群調節劑: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 止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可緩解頭痛和腹痛,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口服補液鹽:預防和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3.飲食搭配: 發病初期:可暫時禁食,讓胃腸道得到休息。 癥狀緩解后:先從流食開始,如米湯、藕粉等。 逐漸過渡到半流食:如米粥、面條。 可適量食用蔬菜:如南瓜、胡蘿卜等,應煮爛。 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食物,以及牛奶、豆漿等易產氣食物。 4.注意事項:用藥期間應遵醫囑,注意觀察癥狀是否緩解,如有加重應及時就醫。 5.預防措施: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不吃變質食物。 急性腸胃炎通過合理治療和飲食調整,一般可較快恢復。但如果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09-27 0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