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胃部糜爛(pt)中的“pt”并非通用的醫學術語,可能是檢查報告中的特定標注或縮寫,具體含義需結合檢查醫院的習慣和相關解釋。一般來說,胃部糜爛是胃黏膜受損的一種表現,常見原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不良飲食習慣、精神壓力、胃酸分泌過多等。 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可破壞胃黏膜屏障,引發炎癥和糜爛。 2.藥物刺激: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易損傷胃黏膜。 3.不良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過度飲酒、常吃辛辣生冷食物等。 4.精神壓力: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抑郁可影響胃部神經功能和胃酸分泌。 5.胃酸分泌過多:胃壁細胞功能亢進或胃泌素分泌異常,導致胃酸過多侵蝕胃黏膜。 總之,胃部糜爛需要引起重視,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同時,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促進胃黏膜修復。
2024-09-26 2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