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祥興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出血的常見原因包括不良飲食習慣、藥物刺激、胃部疾病、肝硬化以及全身性疾病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4-01-09 19:11
1.不良飲食習慣:大量飲酒、長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可損傷胃黏膜導致出血。
2.藥物刺激: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引起胃黏膜損傷。
3.胃部疾病:胃潰瘍、胃炎、胃癌等胃部病變,易造成胃壁血管破裂出血。
4.肝硬化:門靜脈高壓可使胃底食管靜脈破裂,引發胃出血。
5.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會影響凝血功能,導致胃出血。
總之,多種因素均可導致胃出血,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接受規范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