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糜爛性胃炎可能引發口臭,原因包括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黏膜損傷、食物消化異常、口腔衛生不佳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4-01-09 09:53
1.胃酸分泌異常:胃酸分泌過多或過少,影響食物消化,導致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發酵產生異味,進而引起口臭。
2.幽門螺桿菌感染:此菌不僅損害胃黏膜,還會產生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氨氣,引發口臭。
3.胃黏膜損傷:胃黏膜受損后,胃的消化功能減弱,食物不能充分消化,產生異味氣體。
4.食物消化異常:胃的消化能力下降,食物堆積,細菌分解產生臭氣。
5.口腔衛生不佳:患有糜爛性胃炎時,若不注重口腔清潔,食物殘渣滋生細菌,加重口臭。
總之,糜爛性胃炎患者應積極治療胃炎,同時注意口腔衛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如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枸櫞酸鉍鉀保護胃黏膜、克拉霉素抗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飲食上保持規律、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建議前往正規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